文明城市也应容纳下“烟火气”
摘要: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5月27日 央视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如今,中央文明办明确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纳入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释放出文明城市创建的新信号,不再单纯追求整齐划一的城市面貌,着重考量城市的包容度、市民生活的便捷度。 此前,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合理设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管理模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就业优先政策时,强调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可见,各地要扭转发展思维,以稳经济、保就业为优先,积极创新广拓渠道,出台更多松绑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恢复活力。 5月2日,长沙市五一商圈太平古街,“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一间门店前,市民正在排队购买奶茶。新华社记者刘良恒摄 为应对疫情影响,今年3月,成都市出台政策,允许店铺商户在一定区域内占道经营,广受市民、舆论好评。成都鼓励“地摊经济”的做法,让疫后城市得以快速复苏,小餐馆将桌子支到店门外,冰粉摊、水果摊等沿街设点售卖,沉寂已久的街头巷尾活跃起来,浓郁的商业气息、川流不息的客流也都逐渐回升。“美食之都”的烟火气,赢得了网友的频频点赞,也让很多人在疫情期间有了收入来源。 有需求就有市场,对于摆摊设点经营,堵不如疏,不仅解民忧、疏民困,亦可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可谓一举多得。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政府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恢复城市活力,刺激消费市场,从而实现稳经济、保就业,为经济复苏打开通道。在加强城市治理的同时,也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想办法让“毛细血管”畅通,刺激商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夯实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石。 有人说,“眼里满是人间烟火,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盛开幸福与安定的花。”文明城市不仅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洁净整齐,更要注重内在的实质东西,让全体市民享受到发展红利,对未来前景拥有信心。文明城市应有更大的包容心,能够容纳下城市的“烟火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市民的多元化需求,鼓励参差多态的生活模式,营造更加开放、宜居的城市环境,让广大市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