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乱摸文物求好运”实属荒诞不经

情感美文2021-02-0690举报/反馈

  国庆大假期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由于一些千年佛像紧邻过道,许多游客伸手触摸,甚至还有小孩钻进护栏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浆。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佛像本来就在风化,游客触摸会加剧损坏。大家都觉得摸摸佛头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但其实这样是对佛像最大的不尊重。在甘肃兰州的五泉山景区公园内,每天都有大批游客为了祛病祈福,不惜排长队去摸历史人物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借“霍去病”的名号,保佑一生健康。(10月8日《成都商报》)

  一些游客觉得,摸摸佛头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所以“你摸我也摸”,以至致于龙门石窟一些千年佛像被游客摸出包浆,实属不该。而类似情形并不少见:洛阳白马寺景区内一个外形酷似桃子的石头,本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塔的塔尖,游客称摸了它能祛病消灾,从而被摸得油光发亮,而甘肃兰州五泉山景区的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也因游客的无尽“抚摸”而变得锃光瓦亮,失却了文物原有的样貌,使得本就遭遇风化侵蚀的千年文物更添创伤……

  摸文物祈求好运,实在是荒诞不经。就拿历史人物霍去病来说,摸者以为借“霍去病”的名号,可以保佑其一生健康,殊不知,虽然霍去病战功显赫,官至封侯,却在23岁因病去世,属于英年早逝,指望摸“霍去病”能“去病”,实在是望文生义、缘木求鱼。而面对佛像向来讲究虔诚、肃穆,嘻嘻哈哈地乱摸佛头,其实是对佛像对文物最大的不尊重。

  佛像被摸出包浆,暴露出一些游客在爱护文物、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缺陷。千年文物历尽沧桑,实属不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珍宝,保护文物应是全民责任,庄严的佛像本该让人滋生安宁、虔诚之心。而“近佛摸头”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干扰了其他观者的权利,更会对一千多年来留存的珍贵文物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比如让本来就在风化的佛像加剧损坏。

  即便景区设置了明显的提示牌,工作人员一直都在提醒不要摸佛像,但依然有人我行我素,完全不听劝告,等工作人员走了继续摸甚至进入洞窟拍摄。如此“执着”地与佛像“亲密接触”,说明尽管一些游客的脚步越走越远,但文明素养并没有跟上,自身的文明建设依然“在路上”,任重而道远。

  乱摸文物祈求好运,凸显出一些人的不文明旅游顽疾,他们的规则意识和文明素养亟待提升。旅游是增加阅历、增长才智、体验美好的过程,也是检验社会文明、公民素质的窗口,关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每一个游客既是旅游文明的参与者,也是旅游文明的缔造者;不文明旅游,轻则影响到自身旅游的质量,重则不断影响其他人对待文物、对待旅游的认识、态度与行为,损伤社会公德和旅游文明。景区、博物馆等旅游单位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多种功能,游客要补上关于文化、文物、旅游的文明课,不断提升文明素养,让旅游回归展现文明、礼仪、文化、滋养身心的美好初衷。(王丽美)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