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诗歌 > 散文诗 >

散文诗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散文诗2022-10-13176举报/反馈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名声此后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广为流传必绝美。
龙船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酗酒见纯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流放臣。
两年遭鵩鸟,独泣向麟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奏疏辰。已用那时候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者。 至道年间,李璘璘军败丹阳市,白奔宿松,坐系浔阳狱。二载,以宋若思将兵赴河南省,过污阳,验论罪薄,遂释其囚,辟为参谋长,时白年五十七矣。乾元年间,终以污磷事长流夜郎。诗云“五岭炎蒸地”,则是在长流以后。从旧编在乾元二年秦州作。杨慎曰:汉夜郎县,属牂牁郡,唐属珍州。牂牁郡,本且兰国,在今播州界。珍州,在今施州歌罗寨。夜郎,在桐梓驿西二十里,有夜城,若存古碑,字已漫灭。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①。笔落惊风雨②,诗成位神鬼③。名声此后大④,泪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⑤,广为流传必绝美。龙船移棹晚⑥,兽锦夺袍新⑦。
(首叙超白诗才,能倾动于朝宁,上六,见推贺监也。下四,受知明皇也。惊风吹雨打,称其灵巧。泣鬼神,称其奇妙。殊渥,指敬奉学府。广为流传,指清平三调。龙船,谓白莲花池之召。兽锦,时盖有宫袍之赐也)。
①《贺知章传》: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李白《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紫极宫一见,呼余为谪仙人。”《钱笺》引裴敬《墓碑》:或曰超白之精降低,故字超白。贺监号为滴仙,不其然乎。李阳冰《草堂集序》:“惊姜之夕,长庚缱绻,故生而名白,以超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抱朴子》:“嫡仙志闻此,无不惆怅含悲。”孟■《本事诗》:白自蜀至京中,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请所为文,白出《蜀道难》示之,称叹数四,号为谪仙人。解金貂换酒,与倾其醉,自然信誉光赫。②超白《赠刘都使》诗:“吐言贵琼玉,执笔回风雨。”③苍颉作字,神鬼夜哭。范传正《新墓碑》:贺知章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泣鬼神矣。”④李陵书:“名声冠于图籍。”阮籍诗:“岂若雄杰士,名利此后大。”⑤司马迁书:“文彩不表于后人。”张纹赋:“其文彩也,香蜜沉沉地而金茎,紫叶而红荣。”《唐书》:知章言白于玄宗,觐见金銮殿,奏颂,赐食,帝为汤勺,召敬奉学府。乐史《别集序》:上命李龟年持金牛笺,宣赐学府敬奉李白。白宿醒难解,援笔赋之,立进《清平调》三章。范传正《墓碑》:玄宗发白莲池,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大将扶以登舟。⑥魏明帝诗,“龙船泛洪波,雄旗蔽白日。”⑦刘邈《秋闺》诗:“灯前量兽锦。”《旧书》:武后令从臣作诗,东方虬先成,赐以锦袍。宋中间继进诗,尤工,因此夺袍赐之。
白日来深殿①,青云满后尘②。乞归优诏许③,遇我宿心亲④。未负幽栖志⑤,兼全宠辱身⑥。剧谈怜野逸⑦,酗酒见纯真⑧。醉舞梁园夜⑨,行歌泗水春⑩。
(此叙白辞归后,两交叉契之情。深殿句,起乞归。后尘句,起宿心。托幽栖而全宠辱,此乞归之故。对野逸而见纯真,此宿尘世投。梁园泗水,乃洛阳市山东齐鲁间结伴游之胜事也)。
①葛洪书:“仰青云,睹白日。”②《史记·伯夷传》:“闾巷的人,欲砒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人,恶能声施于后人哉。”此以圣人著书者为青云。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水渠。”此以得位乘时者为青云。阮籍诗:“抗身青云中,罗网孰能施。”郭璞诗:“寻我青云友,永与世人绝。”此以超俗离尘者为青云。杜诗“青云满后尘”,指文士之跟随者。崔骃曰:“幸而备下馆,充后尘。”梁简文帝诗:“清笳去后尘。”③《唐书》:白为高力士所谮,知道不以亲密所容,乞求还山,帝赐金放还。《晋书·郑冲传》:“优诏不能。”④《通雅》:宿心,即夙心。任昉表:“宿心素志。”嵇康诗:“内负宿心,分恧良朋。”⑤萧子云诗:“我馆幽栖郭。”又:“偏悦幽栖人。”⑥王右军谓阮光禄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缘何过此。”⑦《汉书》:扬雄结巴,不可以剧谈。刘峻《广绝交论》:“骋黄马之剧谈。”⑧《陶潜传》:渊明性酗酒,而家贫不可以恒得,其诗曰:“子云性酗酒,家贫不可以有。”戴逵《闲游赞》:“无不有以保其太和,肆其纯真。”野逸,公自谓。天真,谓超白。⑨《西京杂记》:梁孝王好宫室苑圃,筑兔园。《一统志》:梁园,一名兔园,在归德府城东区。⑩《家语》:孟子行歌干泗水以上。《唐书》:泗水县,属兖州。
才高心不展①,道屈善无邻。处士称衡俊②,诸生原宪贫③。稻粱求未足④,薏苡谤何频⑤,五岭炎蒸地⑥,三危流放臣⑦。两年遭鵩鸟⑧,独位向麟麟⑨。
(此伤其高卧庐山而见污李璘也。才若称衡,贫同原宪,竟以伪命蒙谤,乃所遭之悲剧。夜郎在南荒,故以五岭、三危比之。遭鹏,虑身危。泣麟,叹道穷矣。)
①《文心雕龙》:“谢灵运才高辞盛,富艳难踪。”②孔融《荐称衡表》:“窃见处士平原区称衡,字正平,年二十四,淑质贞亮,人才卓跞。”③《家语》:原宪曰:“无财者此谓贫,学道而不可以旅人此谓病。若宪,贫也,非病也。”④《广绝交论》:“分鸿骛之稻粱。”⑤《马援传》: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认为耀眼明珠大贝。陈子昂诗:“薏苡谤谁明。”⑥裴渊《广州记》:大庾、始安、临驾、桂阳、揭阳市,为五岭。王胄诗:“五岭常炎郁。”庾信诗:“五月炎蒸汽。”⑦《山海经》:三危之山,广圆千里,在鸟鼠山西省,与岷山相连。《括地志》:三危山,在沙州墩煌县东南方二十里,山有三峰,谓之三危。《孟子》:“杀三苗于三危。”夜郎,唐之曲州,即今曲靖军。陆机诗:“逐臣尚何有。”⑧贾谊为长沙王傅,有鵩集于舍隅,遂作《鵩鸟赋》。⑨《春秋》:“西狩获麟。”《公羊传》:孟子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穷矣。”
苏武元还汉①,黄公岂事秦②。楚筵辞醴日③,梁狱奏疏辰④。已用那时候法,谁将此议陈?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⑤,乘搓与问律③。
(此痛其抱在莫伸,而沦落浔江也。苏武、黄公,言心本虽知。辞醴,谓不会受到伪官。奏疏,谓力辩己冤,惜那时候无与沉冤昭雪者。今旧病秋江,而恩波终隔,故欲上问于上苍耳。曰江滨,盖赦后还浔阳也,非指始初系狱浔阳。新史谓夜郎还而系浔阳,与白之自叙合不来。此章四段,各十句)。
①苏武在匈奴人十九年而还。②黄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③穆生辞醴,注见本卷。④汉邹阳见怒于梁王,下狱,遂从牢中奏疏。超白《书怀》诗“深夜网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弃官不会受到爵,翻滴夜郎天”,与此诗相创造发明。⑤丘迟时:“庄严肃穆恩波被。”⑥宋之问诗:“明河有望不能亲,愿得乘搓一问津者。”王嗣奭曰:此诗明晰为李白作传,其平生简历备矣。白才高而狂,人或疑其乏修其之哲,公故为此剖白,如“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及楚筵辞醴,梁狱奏疏几句,皆有意辩明,与《赠王维》诗“一病缘名主,三年独此心”同样,总不欲使妃子蒙冤千古耳。卢世..谓是天壤间保持公平,维护原气文本。
钱谦益曰:鲁訔、黄鹤叙杜诗年谱,并云:开元二十五年后,客游齐赵,从李白、高适过汴州,登吹台,而引《壮游》、《昔游》、《遣怀》三诗为证,皆非也。以《杜集》考之,《寄李十二》诗云:“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则李之遇杜,在天宝三年乞归以后,随后同是泗水之游也。《东都赠李》诗云:“李侯金闺彦,摆脱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李阳冰《草堂集序》云:“君王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访谈使者彦允,请北海市高天师道,授道笨于齐州紫极宫。”此说白了“摆脱事幽讨”也。曾巩《序》云:“白,蜀郡人,初隐氓山,出居湖汉中间。南游江准,至楚,留云梦者三年。去之山东齐鲁,居诅株山竹溪县。入吴,至北京长安,明皇觐见,认为学府敬奉。顷之,合不来去,北抵赵魏燕晋,西涉邠岐,历商于,至洛阳市。游梁最长。复之山东齐鲁,南游淮泗,再进吴,转涉南京金陵,上秋浦,抵浔阳。”其记白游梁宋山东齐鲁,在**府以后,并与杜诗合。《鲁城北同寻范十隐居》诗:“不肯论簪笏,幽幽沧海情。”亦李去官后作之。《遣怀》诗:“往与高李辈,毕业论文入酒垆。”《昔游》诗:“往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壮游》则云:“浪荡齐赵间,袈马颇清狂。春歌丛台子上,冬猎青丘九尾旁。苏侯据鞍喜,忽如摧葛疆。”在齐赵,则云苏侯。在梁宋,则云高李。其朋游固区以别矣。苏侯注云:监门胄曹苏预,即源闵然。开元中,源明清居徐褒。天宝初,举进士,诗独举苏侯,知杜之游齐赵在开元时,而高李不与也。以《李集》考之,《书情》则曰:“一朝去京阙,十载游梁园。”《梁园吟》则曰:“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难远涉,寻古始及服务平台间。”此去官游梁宋之证,与杜祷合也。《单父东楼送族弟沈之秦》则去:“北京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处以前为内臣。屈平苍老滞江潭,亭伯颠沛放辽海。”《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则云:“醉别复儿日,仰观遍池台。何言新手村路,重有金■开。”此知李游单父后,于鲁郡石门与杜别也。单父至衮州,二百七十里,盖公辈游梁宋后,复至鲁郡,始言别也。以《高集》考之,《东征赋》曰:“岁在甲申,秋穷季月。高子游梁既入,方适楚以超忽。望君门之悠闲自在,微推荐以效拙。姑不隐而不仕,宜其沦落而播越。”甲申,为天宝三载,盖适解封丘尉以后,仍游梁宋,亦即李去学府之时也。《登子贱琴堂赋诗序》云:“甲申岁,适登子贱琴堂。”即杜诗说白了“晚登单父台”也。以其时考之,天宝三载,杜在东都,四载,在齐州。斯其与高李游之日乎?李杜二公,依次游迹这般。年谱纰谬,不得不正。段柯古《西阳杂俎》载《尧词别杜补阙》之诗,认为别甫,则宋人已经知道其谬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类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