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泡面与更少的茶
“更多的泡面与更少的茶”,这是一个关于都市人群消费的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果。当时不解其意,甚至于怀疑过这个报告的意义。但放在今天,经过一整天前往西安的旅途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字面表象之下的潜台词。 走下来自故乡镇江的高铁,我来到的是南京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不过,转悠了一圈,我惊喜地发现,虚无的空气是如此的亲切,竖立的高楼是如此的熟悉,流动的人群是如此的相似。一句话,镇江有的这里也有,南京与镇江没什么两样。 但我发现我错了,这里有的,家乡没有,比如地铁。这便是两者完全不同的对方。 地铁与公交的性质、功能与用法十分相似。不过地铁是在地下,为了另辟蹊径,避开密集人群,缓解交通压力,它应运而生。它的流行和使用之频繁,以及运转之快和效率之高,足以证明它为人们所做贡献之大。因此,说它是城市快节奏文化应运而生的产物,一点都不过分。 地铁的产生本就是为了迎合都市中的瞬息万变,然而这些人们仍然不 “知足”,依旧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惜时如金地节约时间。 地铁的转站通道,一片寂静。在这里你几乎听不到声音,只有匆匆的脚步声流入耳中,你也看不见低头族们埋头刷着微博,唯有熟练买票的景象映入眼帘。于是你也融进了这紧张而快速的节奏之中,步伐也不由得加速起来。为什么这一切如此井然有序?赶地铁的时间是他们的,能省即省,不是地铁不等人,而是急促的都市主旋律不等你。 走进地铁车厢,鸦雀无声。按说这时间已是他们无法节省的了,但他们用惊人的力量与智慧告诉你:“不能省,就利用”。没有人会闲着,于是,人手一部电话或是了解信息的报纸,这便可以是无数人震撼或敬畏的风景,一道永不消磨的画面,使人长久瞩目。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是“更多的泡面与更少的茶”。可以迅速泡好或解决的方便面与地铁简直是 “最佳拍档”,渐渐取代了以“一杯茗茶为主的慢文化”。想想,碎片阅读,快餐配送,电子邮件也应该是这种高压快速下的产物。也对,“城市少闲月,早七人倍忙”! 不过,我既没有为之高兴,也没有敬佩,更多些担心与忧虑,甚至恐惧和害怕。 工作,工作,工作,面对着艰难的生计,只有不停的工作才能使自己胜出。然而,这种高压的环境,车厢死一般的寂静,已经给人与人之间产生了隔膜,刷微博与qq聊天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说。对周围的人不了解,不关心,不交流是一种病态!我真怕有一天,长时间的不用嘴说话,将会退化成只能通过那张冰冷的屏幕才能交谈。有人会笑我杞人忧天,但我希望并非如此。 所以,面对更多的泡面与更少的茶,更多的工作与更少的交流,请放缓脚步,给自己泡一杯茶,跟别人多些交谈。我宁愿选择那舒缓与闲适,懒散而缓慢的香茗,也不想面对那忙碌,有隔膜而无交谈的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