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美食的随笔

随笔美文2021-04-05172举报/反馈

  美食的随笔【第一篇】:食有鱼

  食鱼之人的上乘指南,吃客必欣赏的《食有鱼》。

  近日,由盛大文学华文天下策划,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古清生先生的美食随笔《食有鱼》出版。

  吃,中国百姓最为重要的事情;鱼,普通人家做饭常用的食材。这样一种既重要也普通的食物,在《食有鱼》中罗列出了四十余道各地食法。由此可见,对食材的不同做法融会贯通以后才能作为大快朵颐的上乘指南。本书正是在游历大江南北寻觅美食的历程中,对鱼水产品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通篇读下来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本美食的书籍。笔者通过对大江南北各地水产做法的品鉴,带你走进各地饮食文化、人文美景的游历之中。每一篇中的每一道鱼菜均有当地独特的品味融汇其中。如同一个游人一样,三分在看七分在讲。如果没有这样一位深得食中之道的引者带你品尝美味,很难知道这鱼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从罕见珍贵的回渡鱼到草根廉价的活泥鳅,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三七二十一,实地试吃,吃法、口感、回味,让人看文字就能流口水。河豚、江蟹、清江、鳜鱼……一道道鱼品水菜,勾落出食客眼里、口里的感官体验。笔者写下的不仅是美食,还通过一道道菜介绍着各地风土人情,吃鱼的背后是对各地水陆码头、文化、社会、人群的感受。为你把各地平常百姓人家的鱼味娓娓带来,说不尽的鲜美,说不尽的回尝。
(m.taiKs.com)

  乡间风味,别有洞天。

  拿鱼来讲,河鱼、江鱼、海鱼,吃法上各有讲究,要吃到最地道的民间美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与结构,还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与人文,相信古清生这趟和“吃鱼”有关的旅行,不仅能让你增长见识,还能吃到最不一样的异乡味道。全书四个部分共四十七篇文字。鱼,是爱食者不可错过的美物,各地食鱼更是花样繁多。我国自古就有多位名家诗人对鱼大是赞赏。

  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美食的随笔【第二篇】:小小粘豆包

  意间在网上看见一组关于美食的图片,其中就有我们东北主食粘豆包,明天就是腊八让我想起一句谚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于是,每进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发上几盆黄米面,蒸上一大缸粘豆包,一蒸豆包就有了年味儿,因为“粘”与“年”同音,意味着吉祥。

  作为生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我对粘豆包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吃着粘豆包长大的。粘豆包的做法虽说简单,但也有讲究。主要材料是大黄米(糜子也叫黍去皮),加小米(谷子去皮,也叫粟),掺在一起。比例要适当,大黄米多了会变粘,不成个,小米多了会笨,没口感。把这两种米碾成面,用温水和了,用大盆装上放在炕上发酵,过一两宿,发大了,会有酸味,发小了,不筋道,这个只能是凭经验。将粘面做成小窝窝包进红小豆馅,(豆馅主要用爬豆或小豆制作,也就是现在人们用来制作豆沙的东西)。用苏子叶做底,一呢,防止豆包粘连,二呢,苏子叶的味道清香,然后放在大锅里蒸,这时候如果你去串门你会看见每家每户的地下或炕上长长的桌子上晶莹透剔的小豆包排得整整齐齐,等凉透的时候就会拿到外面冻上,放到下屋的缸里里想吃的时候再拿回来用锅蒸一下。或者干脆把豆包埋在火里烧,烤熟的时候就会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甜味,用拨火棍搅拌几下火,立刻露出了外焦里黄熟透的豆包。冬季的夜晚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时候手里还经常拿着冻的梆梆的粘豆包啃,外面的皮啃没了只剩里面的豆馅还舍不得一口吃掉,那时候的胃肠咋嫩好呢?对了,为了粘豆包我还当了一次小偷呢,邻居的王大爷家人口少,他的豆包每年都吃的很长远,有一次到底没禁得住诱惑,趁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堂姐从他的小竹筐里拿了豆包就跑。以至于大爷去世的时候我吓的三天没敢出门,怕他找我还豆包。

  如今人们关注的再也不是豆包能吃到什么时候,更多的是怎样把豆包做精做细、做出特色,让它更有年味,更具地域风格和时代内涵。

  美食的随笔【第三篇】:高高的树上结槟榔

  在新加坡的竹脚集市,看到有卖槟榔的摊儿。一堆乍看像话梅干的东西,看上去还比话梅干硬得多,柴火屑似的,就是槟榔;旁边放着扎得整齐的一小把一小把的鲜嫩椭圆形叶子,这是荖叶,裹食槟榔用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槟榔什么样。我知道嚼槟榔会吐出鲜红的汁液,跟吐血似的,这个场景想来恐怖。抛开这个后果,之前我想象的槟榔吃法还挺唯美:把像樱桃一般美丽的红果子放进嘴里嚼,配乐应该就是《采槟榔》那首耳熟能详的情歌。

  要说《采槟榔》这首民歌,传唱至今,一是因为旋律优美上口,二是因为歌词朴实美妙。“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低头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壮,谁人比他强;赶忙来叫声我的郎呀,青山高呀流水长;那太阳已残,那归鸟儿在唱,叫我俩赶快回家乡。”短短几句,女子游丝般兜转娇俏的心思纤毫毕现。

  “谁先爬上谁先尝。”就是这句误导我以为嚼槟榔像吃樱桃一样,红红的,嫩嫩的,摘下就放进嘴里嚼……嚼而不咽,吐出红口水……后面这个情形不想也罢。所以,看到新加坡摊上的槟榔,愣住,问,这就是槟榔?吃这个?

  原谅蜀地自古无槟榔,我这个蜀人如此无知也情有可原。

  但我的想象并没有完全出错。看照片,成熟槟榔果的确是红红的,一簇一簇的,煞是美丽。但这东西并不是马上能进嘴的东西。

  槟榔采摘制作分两个时期,一是每年11月、12月采摘青色果实,加工成榔干,二是每年3月至6月,采摘红色熟果,加工成榔玉。

  新加坡华人多为福建籍广东籍海南籍。嚼槟榔这个习惯本来就是岭南习俗。水土这东西很奇妙,总有其特别的需要,然后形成其特有的饮食习惯,比如山西嗜醋,那是因为碱太重,得用醋中和一下;四川好辣,那是因为空气湿度太大,得靠辣椒除湿。岭南嚼槟榔,第一作用是祛瘟。岭南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多瘴气,容易滋生瘟疫,槟榔就有明显的遏制瘟疫的作用。另外,它还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的作用。这是它的正面作用。槟榔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第一,毁牙;第二,对中枢神经有致幻且成瘾的效果;第三,已经研究出,槟榔含有致癌物。不过,槟榔的这些个负面因素其实跟香烟差不多,香烟也毁牙、致幻、成瘾和致癌,但就跟不戒烟的理由一样,喜欢嚼槟榔的人也没理由戒槟榔,它比香烟还多了一个好处,不会产生二手烟遗害他人。

  我在新加坡的几处博物馆里都看到了全套的槟榔用具,相当讲究。一套槟榔用具有盛盘,盛盘上分别有装槟榔、石灰和荖叶的盒子,还有刀子、捻子、挑子等物件。把槟榔切块,抹石灰至荖叶上,裹住槟榔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放进嘴里嚼。这些槟榔用具传品有瓷的、锡的,还有银的,有些还套有手绣的绸缎外套。南洋讲究人家,一定会置办几套讲究的槟榔用具,跟讲究的茶具一样,待客的同时也摆了门面。跟这些东西搭配的,一定有痰盂。我在新加坡土生华人私人收藏馆参观时,一进门就看见沿楼梯摆满了主人收藏的各种搪瓷痰盂,一问,果然就是用来吐槟榔渣的。

  嚼槟榔这事,我有两个好奇点,一是荖叶,二是石灰。为什么要加这两样东西?荖叶是胡椒科植物,味辛辣,用处似乎就是专用于搭配槟榔食用。这个好像比较容易理解。但凡有刺激作用的东西都需要辛辣的味道,比如烟和酒。石灰当然用的是熟石灰,加石灰的原因,一般就是说如果不加的话,槟榔嚼起来索然无味,所以有“一口槟榔一口灰”的说法。后来我查到一个说法,好像比较有说服力,说是槟榔本身酸性高,口味不佳,添加石灰中和后就比较可口,槟榔、荖叶和石灰,三者组合嚼食,其味“滑美不涩”。

  我在微博上贴了街头槟榔摊的照片,有朋友问我:你吃得来吗?

  我不知道我是否吃得来,我根本就没想试这个东西,因为我很怕吐红色的汁液出来。我还是卡在这个问题上。有吃过槟榔的朋友说,“这个东西吃了走路要打窜窜的(成都方言:晕晕乎乎偏偏倒倒)。”这个我听说过,说是初吃槟榔的人,状态可能会有飞草的效果,这也是卡住我不敢尝试的一个原因。我还是很不愿意在新加坡街头打窜窜的。

  美食的随笔【第四篇】:美食――回忆的味道

  人的味觉是有回忆的。如果现在让你说出小时候吃过的印象最深的一道菜,你会想到什么呢?或许这道菜的味道还深深印在脑子里,但那种滋味已经无法复制,无法取代;或许这道菜你已经很难得再吃到,也因此显得特别珍贵;或许已经忘记了这道菜的味道,但是不会忘记它背后的故事。总之,还是会让你感触颇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美食,它可以唤起许多回忆,让你想起当时的自己,想起最亲的人,或者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故事。60后、70后、80后,因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记忆不同,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属于那个年代属于自己的美食故事。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一些菜也能让你产生共鸣呢?

  “60后”:日子的苦更显回忆的甜

  “忆苦思甜”是“60后”的写照,采访到的“60后”都会说,当时环境肯定不能跟现在比,生活比较艰苦。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些现在看来很粗糙的菜,却有难以言喻的美味。

  张先生回忆道,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菜就是豆腐渣。每次黄豆磨成了豆浆后剩下的豆腐渣都会留下来,揉成团然后进行酶制,干了以后切成条状,下粉条,下肉沫。张先生说,事实上豆腐渣做菜在味道上来说不能谈得上美味,但是当说到印象最深刻的菜时,第一个在脑海里面出现的竟然就是最平凡的豆腐渣。40多年过去了,现在每年都会让人从老家带豆腐渣回来,心里面老惦记着这道菜。

  李姐是客家人,她说小时候在学校饭堂里面吃到的梅菜让她至今都难以忘记。李姐说,他们小时候上学住校都要带上自己一个星期的饭菜。一起的几个朋友把自家的菜都拿出来,大家分着吃就能吃到不同主妇的手艺。但是在夏天,饭菜到了第四天都坏掉了,于是他们就会大家凑点钱到饭堂加菜。有一次他们点到的梅菜到现在都觉得味道很好,还依然念念不忘。

  “ 70后”:想起这道菜因为想起了你

  正式走上准爸爸准妈妈之路的“70后”才感觉到为人父母的辛苦。许多70后的人离开家人,从家乡走向了城市,难 得吃上一回妈妈、姥姥做的菜,特别怀念那道菜和家人温暖的怀抱。

  不知道大家听到辣椒炒鸡蛋和桂花糕是不是也会有共鸣?李小姐说她最怀念的就是这两道菜,一道是奶奶的拿手菜,一道是外婆的拿手菜。她说,每到桂花盛开的季节,外婆都会把门外桂花树上的桂花摘下做桂花糕,外婆做得特别好吃。现在特别想吃但是已经没有机会吃到了,因此更加怀念。

  “80后”:美食里有童真的回忆

  如果你问“80后”印象最深刻的儿时美食是什么?可能许多人的回答不是一道菜,而是某个零食。对于物质相对发达的“80后”来说,他们的童年是零食时代,每个小孩都爱吃零食。

  在某策划公司上班的小梅说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就是猪油膏,5分钱一个,在现在看来真是太便宜了,而且味道特别好吃。现在都很难买到这么好吃的猪油膏了,那个时候也是回爷爷家才能吃上,也只有爷爷家巷口那个小摊上的猪油膏才做得这么好吃。

  说到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小陈想到的就是老妈做的猪脚。味道她已经忘记了,妈妈做的猪脚是啥样也忘记了,但为什么这道菜印象深刻呢?因为小陈从小就是个小胖妞,老妈说她一个人能吃两三碗饭,而且特别爱吃猪脚。自从妈妈把小陈“囧事”提出来后,她就对猪脚有了“畏惧”感。但是近年来“吃猪脚补充胶原蛋白有美容功效”之说流行起来后,小陈又“名正言顺”地享受起美味的猪脚。

  美食的随笔【第五篇】:桂林米粉

  你去过桂林吗?听说过桂林米粉吗?那味道真是好极了。

  说起桂林的米粉,还蕴含着一个历史故事呢!相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军打仗,遭到敌人的强烈抵抗,由于秦军粮食供应困难,再加上水土不服,大量将士病倒。这时秦军伙夫根据北方汤面的制作方法,用兴安大米生产出南粮北吃的食物,为了起到治病的效果,秦军郎中又在其中加入了中药,当作药物来给将士服用。久而久之,就成了桂林的米粉。清朝宣统年间,桂林出现了一家名振全城的米粉店——车干茶斋。

  桂林的米粉鲜美可口,不尽在面本身,而在于精制的卤水上。听说,桂林米粉的卤水用料各不相同,米粉本身就可以列出:原汤米粉、胃热米粉、生菜米粉、马肉米粉等等不胜枚举。薄薄的马肉,再撒上一些生菜,真是色、香、味俱全……

  有一次,我们去桂林旅游,吃午饭的时候我们来到一家小吃店,我就点了店内名扬四海的猪肚米粉。只见师傅用容器端来了一个用米做出来的面块,接着拿到熟练地切成一条条的米粉,正当我眼花缭乱时,他象变戏法一样又端出一个佐料盒,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香菜、黄色的竹笋,加上雪白的米粉、米色的猪肚,轻轻一拌、一撮、一铺,瞬间,一碗五彩缤纷的米粉就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实粉质嫩爽,味鲜香辣。

  我不禁竖起大拇指:“真棒”!吃完了米粉,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米粉馆,心里说:“真想再吃一碗啊”。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