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3篇

随笔美文2021-04-20139举报/反馈

  东北的冬天,万物皆枯,花鸟虫草都躲在地下修养生息,舍不得显身,一片枯黄,合着脚下的黄土,单调中透着凄凉。今天美文阅读网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篇一

  今年冬天,杭州一直阳光明媚,没下过雪。飞机快要到哈尔滨的时候,向窗外望去,白茫茫的,一望无际的大地让我欣喜若狂。

  刚出机场,室内外温差很大,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凛冽的寒风,像是要灌进我的身体里,我不自觉地缩成一团,恨不得马上到酒店钻进被窝。

  走在素有“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两旁的欧式建筑很有特色和历史感,马路两边陈列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冰雕,流光溢彩,呈现出一片过年的景象。中央大街尽头就是松花江,此时的松花江已经结了近2米厚的冰,冰面变成了一个冰上游乐园,可以在上面骑自行车、滑冰、坐马车,甚至还可以开越野车,真是太神奇了。不过冰面上是非常滑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四脚朝天。

  和中央大街的冰雕比起来,冰雪大世界就更宏伟壮观了,简直是一个冰雪城堡。里面的冰雕作品形态各异、造型逼真,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晶莹剔透。有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大黄鸭,也有代表吉祥如意的大佛,还有高低起伏、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可以爬上冰楼梯上到平台玩冰滑梯,很刺激哦!“林海雪原”实景演出最让人难以忘怀,成百上千的演员脚踩冰鞋,象小鸟一样在冰上自由地滑翔,在灯光的配合下,显得格外壮观、精彩。

  哈尔滨城里因为撒了融雪剂,路上看不到很多积雪,当汽车快到中国雪谷时,车窗外的积雪越来越厚越来越白,道路上也都是厚厚的积雪,我都替司机捏了一把汗,直到车子稳稳当当停下来。

  一放下行李,我就戴上围巾、手套、帽子等所有可以穿戴的物品,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这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小山村,低矮的平房,屋顶上立着一个高高的烟囱,房屋上、山坡上、马路上到处都是深深的积雪,仿佛来到了白雪公主的故乡。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没有脚印的院子,我高兴的连蹦带跳地踩上去,结果一下就陷进去了,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哇!雪真蓬松啊!

  穿越雪山——羊草山是最惊险刺激的环节,据说这里就是故事《林海雪原》的真实发生地。穿越那天正好下大雪,本来已经很厚的积雪又更添了一大层,道路变得特别难走。在风雪弥漫的山路上,走一步要往后滑半步,还要担心摔跤,还要抵御寒风,对每一位登山者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这种体验我是从未有过的,借助于冰爪,倒还顺利地登上了山顶。山顶上狂风肆孽,卷起阵阵雪花往人脸上猛吹猛打,啊!吹得我的脸钻心的疼,感觉皮肤要被吹裂开来似的,尤其是迎着风走,眼睛也象被冰刀割了一样,根本无法睁开。在艰难地翻过山顶后,下山时雪更深了,根本看不清路,走一步,向前向下滑一大步,我就这样连走带滑地下了雪山。

  吉林的雾凇是我国四大奇观之一,来到东北是非去不可的。这里的松花江水流很急,不易结冰,即使结了一些冰,也会被激流冲开。看雾凇是要起大早的,趁太阳还没起床就渡过松花江到岛上。这里又是一个别样神奇的世界,地上、树上、房顶上、灌木丛中都是洁白的一片,象是刚刚下过一场雪。其实不是雪,而是冷热空气交汇凝结而成的霜,一串串、一簇簇,洁白无瑕,踩在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雾气越来越大,5米之外一片朦胧,如梦如幻,用人间仙境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霎时间我被这大自然的奇观给震住了。

  这次东北之行,我还滑了真雪、真冰,也体验到了温暖的东北农家大火炕,让我现在想起来依旧回味无穷。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篇二

  秋天已轻轻地,轻轻地,趁你不注意,便离开了。冬天,它带着雪花和寒冷,悄悄地,悄悄地,趁你没留意,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

  冬天的雪,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落在草坪上,给小草盖上了又白又厚的被子。指向干枯的大树,哇!树一下子变的雪白雪白,像披上了雪白的大衣似的。飘过屋顶,好像给房子戴了一个又大又白的帽子。有时侯,也会变自己。西北风吹过,雪花在空中飘来飘去,纷纷扬扬的雪好像一位位小仙女,美极了。

  冬天的雪,有时是个“坏蛋”。它有时下了好久好久,路上都是雪和冰。妈妈去上班,车子开不了,只好从家走到远远的单位。我呆在床上,开着电热毯,一起床就冷极了。外面的人更是冷的瑟瑟发抖,穿了一大堆衣服。雪太大时都害得我上不了学呢!如果雪大,我估计三天都化不完呢!我要写一首诗:“离离空中雪,一岁一枯荣。扫把扫不尽,北风吹又生。”(嘘,别被雪听到了,不然不“火山爆发”才怪呢!)

  冬天的雪,弹起了快乐的曲子。小朋友们堆起了雪人。有的像兔子、有的普普通通。我的雪人眼睛小小的,鼻子尖尖的,手上拿着一根小木棍,上面一个圆圆的东西,头上有两只圆耳朵。这个雪人的名字叫《小熊吃冰棍》。(谁在冬天吃冰棍呀?)男孩子们打起了雪仗。身上都是雪。一会儿,他们就像打怪物一样狂了。尽管我们玩的满头大汗,可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喜悦,笑声越飘越远,飞向了远方。

  冬天的雪,带给大地的是一首寒冷的曲子,带给小朋友的是一曲欢乐的歌。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篇三

  说起家乡的冬天,那就不能不提起那满眼的冰雪。那冰雪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满足感——是的,没有雪,那还能叫冬天吗?当雪精灵飘然而至时,她们如羽毛般漫天飞舞,落在树上,房屋上,菜地上,河流上,更落在每个东北人的心上:又一个冬天来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地上就积了一层。这时,孩子们就会欢叫着,冲出家门,跳跃奔跑在雪地里,似乎这美丽的冬天就是属于我们这些孩子的。小时侯,我总是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那时力气小,堆一天也还是一堆雪,可我们仍会在雪里疯玩一天。渐渐长大了,有时我会静静地坐在窗台边,默默地看着雪簌簌地下着,看着雪慢慢地将山川大地装点成银色;有时也会走出屋子,仰起头感受雪花落在脸上的那种凉沁沁的感觉,伸出双手去接着那晶莹透剔的雪花,看着她在我手心慢慢融化。家乡的雪啊,那才叫够味!

  说起家乡的冬天,还不能不提起那酸菜猪肉汤。取来酸菜,搞一点肥猪肉(那瘦肉我们是不要的,肥肉也不吃,只是借味),放一点调料,一锅北方最有特色的菜就做好了。若是从前,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喝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酸菜汤,那才叫舒坦。现在哪,如果是在老家,我想我们一家在这个冬天,一定是坐在温暖如春的屋子里,吃着妈妈做的酸菜汤,看着窗外美丽的雪景,聊着我们喜爱的话题呢!

  可这南方的冬天,一没雪,二没那酸菜汤,再加上屋里又不供暖,坐在屋里瑟瑟发抖。

  这样一想,我更怀念我的家乡了,还有那让我魂牵梦绕的冬天了!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篇四

  北方的冬天是有些寒冷的。

  立了冬,入了九,那日子却渐变得短了起来,连带着天也冷了许多,仿佛一夜之间,风就失去了夏日的灼热,还没有来得及秋日的柔凉,就如同刀子般强劲起来,扫过脸的时候,会将眉毛拧的生疼。

  寒冷的日子确是延长了些,从农历十一月直持续到来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就通了那句民谚,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屋子里炉火要烧旺,炕要烧暖,出门穿方口棉布鞋、戴棉手套、厚棉帽子、围厚围巾,穿棉衣棉裤,裹厚裹严实方可。自然,这是以前,现今都被各式各样的保暖衣裤、皮鞋替代了,如今的冬天,零下二十度的严寒,照样有爱美的少女只穿着打底裤、**就敢出门。

  雪自然是要下的,或轻舞飞扬、或狂风肆虐,一个隆冬隔三差五总是要下上那么好几场。

  下雪的日子,有时是有征兆的。天会开始变冷,风在多加了强劲之后,会在吹过脸之后如刀子刮过般生疼。这时节,字眼里便成了“北风卷地白草折”。大块的云,像是被泼了墨,布满天空,天色也是阴暗地让人心情愈发压抑和沉重。等到开始下雪的时候,那雪就变成了沙子,随着风到处肆虐,带着呼呼地声声怒吼,打在身上,打在脸上,走路连眼睛都无法睁开,这就比较糟糕,让人不喜欢。

  但有时候下雪是毫无征兆的,明明天黑之前还是晴空万里,睡觉的时候看天还是星星眨眼,但是睡梦中那雪就悄无声息地来了,正可谓是来如春梦了无痕呐。记得大学时最后一个冬天,有一天在睡梦中听到有人在楼道里大声唱歌“你那里下雪了吗”,等睁开眼隔窗一看,果然,外面早就一片y银装素裹了。这是很让人欢喜的,没有风,灰蒙蒙的天要稍微亮堂一点,雪花一片一片,垂直的落下来,飘飘洒洒,一小会就能在地上砌下厚厚的一层。站在雪地里,伸出手,让雪的冰凉轻吻掌心,然后顺着血管悠悠然直通心里,那感觉煞是通透,宛如炎热的夏天咬了一小口冰棍,一直凉到心底。抑或着躲在阳台上,透过玻璃看雪,想起某个飘雪的日子,有人偷偷送给自己一副针织的手套或是围巾,为雪平添了几分浪漫,那心里自然也是多了几分温暖。

  最是雪后天气放晴,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阳光照在雪上,倒反射出点点的七色光芒,赤橙黄绿青蓝紫,煞是好看,抓起一把雪,用力抛向空中,那雪花却便一路翻飞,点点闪烁,耀的直晃眼睛。这时节,字里行间都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是瑞雪兆丰年的诗句。

  记忆里有两场雪是无法忘怀的,一场是小时候,大概五六岁,下了有三四十公分厚的雪,没过了大人的膝盖,那是有记忆起见过的最大的雪了。还有一场记不起是哪一年了,只记得是大年三十下了一场雪,正月初一早上天放晴,踩着皑皑白雪挨家挨户给全村人拜年。

  北方的年味比南方要浓厚,这是相宜的。许是跟北方的冬天,总显得颜色单调有关系。北方的冬天,万物皆枯,花鸟虫草都躲在地下修养生息,舍不得显身,一片枯黄,合着脚下的黄土,单调中透着凄凉。但眼睛是需要鲜艳和色彩的,于是,红的鲜艳的头花、粉的可爱的羽绒服,红红火火的春联、金光闪闪的倒福字。人头攒动买年货,红苹果,黄柑橘,红辣椒,绿辣椒,真的是红红火火过大年,因了这阙红,年就要更加热闹。

  闹社火是北方的年必须要有的节目。一个“闹”字和“火”字,概是因寒冷而起。因了寒冷,人们才会抱团、围着火堆取暖,当驱除了寒冷,再转头看的时候,说话间声音嘈杂就会觉得闹了。在南方,许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社戏”了。闹社火要有大鼓、大锣、大嚓,要有五彩旗、香案,要有花丫头、棒槌、敲小腰鼓的、蛮婆,要有高跷。话说这踩高跷还是要一点功夫,一般高跷是用木头做成,长一米五左右,在一头约二十公分处楔进去一个二十公分的横杆,与主杆呈垂直九十度,是用来放脚的。踩高跷时,小腿贴着主杆,脚放在横杆上,用绑腿绑好,这就能走了。这是要保持好平衡的,否则跌倒了,想再站起来就要难很多。不知许是什么原因,每次看踩高跷,会让人联想到沙漠里的骆驼赛跑,奇怪得很。

  唱戏也是不能少的。贾平凹先生的散文《秦腔》里说,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在北方,东北好二人转,京津好京剧、华北好豫剧、山西好晋剧,陕甘两地最好的,则是这秦腔了。唱秦腔是有点不准确的,应该是吼秦腔,底气中足、声嘶力竭,大声吼出来,嗓子像要迸出血,耳膜像要被震破,锣声越来越紧,唱腔越来越快,台上唱的貌似上气不接下气,台下听的仿佛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唱的和听的都已是浑然忘我,血脉喷张,大汗淋漓。突然发一声喊,一声锣响,台上唱一个长喏,台下抹一把脸上的汗,长出一口气,通体舒畅。因着,这秦腔就是爱者爱得要死,恶者恶的要命。要让吟惯了楚辞离骚的江南秀士听秦腔,怕是要堵耳朵逃跑的。

  北方的冬天,阳光慵懒,被寒冷的风裹挟着横扫过一旷无际的大地,吻过古旧的街道、喧闹的人群,追逐着行人脚下斜长的影子,行走于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梦魇,恹然欲睡。

  我想念北方的冬天。

  关于描写东北冬天的散文篇五

  几天前东北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雪很大,持续下了几十个小时。这让我无法想象,因为对于在北方长大的我,这样的一场雪还鲜有见过。电视上播着的一段下雪的画面,让我重又拾起了记忆中的飞雪和家乡飞着雪的冬天记忆。

  在北方,冬天是伴着雪花飘下来的。那一片片轻似鹅毛的雪花或是信步天庭、漫天飞舞,或是簌簌而落、悄然驻足。雪是冬天的信使,为每一个思雪和恋雪的人邮寄着一份份浪漫的邂逅。因此,我爱雪、恋雪、惜雪。因为雪,我的冬天记忆洒满了笑声;因为雪,我的冬天怀想注满了温情;因为雪,我的冬天守望缀满诗行。

  冬天每每是以一场如期而至的雪,来馈赠着我的慢长等待。每当下雪的时候,我都会在雪中驻足。静静地看着雪花尽情挥舞、肆意涂鸦着冬天的底色。我会在不经意间伸出手去,接住那一个个精灵,只可惜它们在落入掌心的一刹那就消失了。让我看不清它的模样。我无法保存住一片完整的雪花,这对于恋雪的我来说,多少是一件憾事。雪装满了我的冬天记忆,片片雪花深刻着我的冬天印象。

  儿时的冬天记忆大多跟雪有关。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梯。一群小伙伴在雪地上嬉戏玩耍,全然不顾及天气的寒冷和奶奶一遍遍让回家吃饭的呼喊声。那片洁白的世界,因为童颜而充满勃勃生机,那番静美的天地,因为雪而平添了几多无忧的笑声。生命最初的记忆,留下了人生最深的烙印。深植于童年的冬天,让我行色匆匆的脚步一次次在雪野中停留。雪,让我喜欢上了冬天。

  没有雪花的飘舞,天空会寂寞。在北方,没有雪的冬天让人无法想象。雪是上天赐给北方冬天的礼物,精灵一般的雪花蕴含着天气的灵气,也承载着冬况味而宁静的美丽。雪花是冬天的一枚枚书签,夹在冬厚重的书页间,收留起我们翻阅时的目光;雪花是冬天的一支支画笔,纵情绘意着我们的山水家园,不经意间,纷扰和牵系了我们的一怀悠悠轻愁。

  我对冬天有着有别于其它季节的情结。因为我的一场懵懵懂懂的伯拉图式的初恋是在冬天开始的。情窦初开的少女,痴痴地迷恋上了她心中的白马王子。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开始了鸿雁传书。时间久了,矛盾和摩擦接踵而至,委屈和冷战让传书的鸿雁也疲惫于这份异地恋了,它悄然收起了羽翼。初恋和那个冬天一起结束了。为了忘却,我用冰雪把盛着甜蜜回味和苦涩泪光的冬天给尘封了。

  人生际遇的变迁,让我有机会在江南生活8年。江南的冬天是无雪的。这一点让我很是失望。总觉得无雪的冬天缺了些内容,更少了些味道。江南的冬天有着满目深隧的绿,也有着缠绵飘落的雨,但却没有银装素裹的迤逦。也无处寻觅雪舞霓裳的曼妙。烟雨江南有着无数个让我喜欢的理由,却不能了偿我在每一个冬天里,对踏雪而行的向往。它让我在萧瑟的风和凄冷的雨中行走写满了孤独。

  四季之中,我不想轻慢任何一个季节,但我却无法放下对冬天的偏爱。因为冬天以它的枯寒深藏起生命勃发的力量,因为冬天以它悠远意境吸纳起生命奋斗的激情。北京的冬天已经来了,却没有看到久违的雪花。不知何时,我思雪的心境会因为雪的造访而得以了却。迎怀飞雪的殷殷问候,我想往,更期待。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