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
导语: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第一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我在月初接了一个个案:初一的孩子复读一礼拜后就有哭着不去学校了。一进校门就头疼。是个男孩子呀,让人不可思议。家长总是慨叹;现在的孩子们怎么啦,这么好的条件不好好读书,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的。想不通?!却不从自己在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上找原因。 现在家长们想不通的事太多了,所以学习是家长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学习,你才能更好地了解你的孩子,给他需要的爱,而不是我们自认为对她好的爱,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他。 我知道,大家都关心的是他如何转变的?我用的什么方法?很简单的---国学教育加心理学的引导。 孩子有自尊、要面子,所以家长说话、做事一定要顾忌到孩子的尊严,这样就不会伤害到孩子。(本来事先说好的,孩子暂时不去学校,在我这里先学习几天。可是送来那天,妈妈带了一个朋友来,结果孩子死活都不留下来了。我看情况不很乐观,便让妈妈先带孩子回去,他们之间再沟通一下,我猜到了原因告诉妈妈突破点就在尊严上,结果第二天,娘俩来了,果不其然:面子、尊严)。 我想要找到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必须找到突破口,所以先让他画了一幅画关于房树人的画,通过这个我了解到了孩子内心的矛盾所在,以及青春期到来所萌发的躁动。图片 我要了解他的能力,所以一开始读《孝经》时,我让他自己先读,我来听。因为孩子有先天的大舌头问题,有些发音不准。经过训练只剩下了gui发不对,其他都可是。只是他习惯了以前的发音,所以还是不断地要纠正。说真的孩子的能力不是很高。因为我的带的一年级孩子能把《孝经》顺场地读下来。而他一个初一复读的孩子,开始读的拌拌嗑磕地,并不断地叫喊:真难。不过,经过两天的训练,他就能很顺流地读下来了。 接着便是《弟子规》,比较简单些、生僻字相对少些。我还是让他自己先读熟,然后我再来讲解意思。《孝经》没有讲意思。我在讲《弟子规》时会穿插地讲《孝经》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联系社会现实,把很多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孩子问题的在讲解意思的过程中都灌输给他。使他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相待亲友,作为一个孩子应该去干什么样的事。欣喜的是《弟子规》学完后孩子便萌生了再去上学的念头。图片 紧接着针对他胆小、内向的,我便开始新的训练:《能量阅读》的朗读,并且是站在桌子上的。每天一来,先站在读一遍《孝经》、《弟子规》、《能量阅读》。特别是《能量阅读》,我给他示范要如何去读、声音多大等。 最后学的是《朱子治家格言》。这篇,也是先让他自己读熟,我来检查。早晨的时候他还喊叫“真难”,可是七遍之后,他就读熟了。这篇,我是先让他来讲解意思的,想不到他的理解能力还不错,也因为前面学过了《孝经》《弟子规》,他们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所以他大致能讲出来意思,我只把一些生僻字的意思来讲给他听。 按照计划,在他请假的时间里,我会把《百家姓》和《千字文》让他学习完,这样他的认字能力就达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水平。可是家长看见孩子有所好转,他们要求的返校愿望已经达到。便不再赞同继续留下来学习了,太可惜了。 我始终相信经典的力量是强大的,而且确实如此。曾经有个老师帮我做夏令营时深切地感悟说:“读过经典的孩子和没读过的确实不一样。” 孩子之所以转变很快,也因为我在让他读经的同时,买了雪花积木给他玩,从他开始只能玩出简单的造型,到后来的:秦始皇的官帽、宝剑、玉玺、花朵等,我会惊喜、感叹、他,并且拍照给他;当经典读熟后,我也会去鼓励和欣赏他。这样两方面都来增加了他成就感和自信心,减少了他因咬舌而造成的发音问题所带来的自卑感。 有空闲时,我就跟他聊天,聊他的老师、同学、父母等,这样通过他我知道了许多父母也不知道的事情,了解他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和问题,同时给他正确的引导。 我也把他当我自己的孩子,带他去超市、超市买东西,给他买零食;陪他在书店翻书。他看到我离开他的视线时会寻找,当看到我时那种满足和心安我都能感觉到,便及时给他回应。 这个孩子的其他问题是胆小(遗传--爸爸小时候也胆小;一岁多时太爷爷打爷爷时,爷爷正好抱着他,吓着了。)、性格内向、说话时不看对方、不直接回答问题、声音很小。 所以我对这个孩子也做了这些训练:眼睛与人对视、用画线的方法来提醒他不断减少不直接回答问题的习惯等。因为他胆小一个人不敢睡,这么大了还跟爸妈住在一起,就先让爸爸陪睡,并且少看一些恐怖片(我猜到的,爸爸也说是孩子很爱看)。孩子们都是既好气又害怕,如果看,家长要学会引导。 临走时,给家长叮咛再三,多观察孩子,学会引导孩子。如遇到什么事要及时与我沟通。 我以一颗真诚的心,我把他当我自己的孩子来**。恰巧邻居家过丧事,很多人都会来问这孩子是谁,我都会说我的老三;为不上学?来度假的。搞得他们很晕头。呵呵。 这就是我,不只是一个老师,更是一个母亲,一个孩子同龄的朋友,所以他才会信任我,愿意跟我交流,听我的安排,帮我做事,来改变自己。 张夏琴教育理念: 1、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2、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和家长。 3、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教育出来的结果。 4、学会向孩子学习,是必须的。 5、越早放手,对孩子越有利。 6、啃老族都是家长的教育结果。 7、身教大于言教。 8、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要做到少说教、多示范;学会闭嘴。 9、你先是孩子的朋友、玩伴,最后才是家长。 10、欣赏你的孩子和家人,是你最好的美德。 11、不迷信、不盲目崇拜、跟从,学会分析与思考。 12、授人与不如授人以渔。 13、给孩子需要的爱!不要再用爱的名义来扼杀孩子的心灵自由。 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第二篇】:家庭教育的指导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学生更愿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愿听从家长的意见?为什么许多家长无法劝导孩子而要寄托于学校?为什么孩子们更多的乐意与同学朋友沟通却不愿与家长交流?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孩子在家里更多的表现出叛逆行为?这是否可以说目前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智育轻德育。 我们都看到,现在的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业余学琴、学画、学英语,家长舍得投入,有些都成了孩子的沉重负担。。望子成龙本没有错,而且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但是,如果把这些简单强加于子女,把学习的目的简单的功利化,把学习简化为分数,孩子还能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可能只有极个别的分数常居于班级或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因为分数的缘故,有一些自豪感,其他大多数学生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家长时时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关注分数的同时,不断地淡化品德教育。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习题做得很好,人文素质很差。环保的题目做得很好,却大肆浪费,,不珍视资源,乱扔垃圾。一句话,只会纸上谈兵,道德素质很不理想。 我在平时和家长的交流之中,发现家长对孩子没完没了的谆谆教导,翻来覆去的教导,唯恐有丁点儿的放松。自认为这就是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极大的刺激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对他们提出管好自己的嘴巴的要求。“言教不如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品质。少说多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家庭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让孩子读书,自己首先远离麻将桌,拿起书来;让孩子守纪律,自己首先严格按规矩办事……许多家长看孩子的眼光往往专盯着他的不足之处。他们认为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的地方才是需要指出的。如果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如所愿,孩子的优点都可能被看成缺点。让家长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读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著作,科学地把握子女教育的方法,争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在家庭教育中,我还希望家长欣赏孩子,才能给孩子以自信,才能放大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他们有值得欣赏的东西吗?其实他们确实了不起,我们确实可以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们。我班有个学生小方,是个文静、懂礼貌的女孩子。由于母亲在出版部门工作,周围同事的孩子又大多比较出色,所以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平时看到的,总是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看到这种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家访,希望家长换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每天发现孩子的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在学校里,我也对小方倍加关注,看到她学习上的一点点的进步,我立即在全班同学面表扬了她,她的自信心逐渐被激发起来。在家庭中,家长也和老师的教育同步,他们惊喜地发现,其实自己的孩子并不差。而小方自己,也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之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习也充满了自信心。她在自己的写字桌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来鼓励自己:我能行!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认真引导家长检讨家庭教育的得失,学习借鉴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才能更科学的引导他们的子女走上成功之路。 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第三篇】:陪伴,因为爱 如果说遇见是生命中最奇妙的缘分,那么陪伴就是生命中最温情的挚爱。 如约而至,我又走进了今晚的《朗读者》,倾听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拥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读者》的主题是陪伴,看完了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陪伴,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很多类。今晚的陪伴,丰富、饱满、深情、纯粹、温馨,每一段都闪闪发光打动人心。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求学十六年,蒋雯丽作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铭五年时间独自陪伴受伤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共抗恶魔。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陪伴,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而我想说的是这位母亲的陪伴。 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是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母亲陶艳波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绝孩子上聋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着小凳子成为儿子的同桌,陪着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练,终于让儿子成为有用人才,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细腻、深沉、无私、坚韧。这一段陪伴,看得我无法抑制地泪流不止,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表。杨乃斌的朗读《不为什么》诠释了母亲十六年陪读的唯一理由,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了,无声的世界里他该是多么的寂寞。可是,这个孩子又是幸运的,他有那么一位伟大坚强智慧的妈妈,作为他的耳朵让他听到了声音,让他学会了正常的表达,过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成长,充满了坎坎坷坷艰辛磨难;成长,又有多少惊喜和欣慰。十六年来的种种滋味,也只有这对母子心里知道。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是同时拥有了菩萨心肠金刚之身,陶艳波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让多少人肃然起敬惭愧不已呢?当妈妈的要不断学习,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反思,陪着孩子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智慧和修养。我想,今后的我还得提高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总想当妈不容易,但要努力当好。现在,我认识到了,仅仅是尽我所能还不够,而是要竭尽全力。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欲阳光风雨。如果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不要着急,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朗读者》这档节目真的很值得看,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也是《朗读者》最有大的魅力。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但愿我们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成长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让我为女儿写下这段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温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纯粹的关爱。陪着你,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妈妈愿意陪着你,陪着你。 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第四篇】:家庭教育之重要 家庭在聋儿听觉言语康复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更有赖于家庭! 那是调休回来的第二天,午休过后,孩子们排队上厕所,唯有榛榛不排队。按照惯例,我没有给她小奖励,这下可捅了蚂蜂窝,一个劲儿的哭个不停,给她讲道理,也不听。我只好冷处理,先给其他小朋友们上课。哪知她更加变本加厉,不仅哭,还踢椅子,严重影响到了课堂秩序。我知道她这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可又不能不管她,只好又给她讲道理,可人家连看都不看,哭得那叫一个惨。没有办法,只好请金凤老师帮忙做思想工作,课程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后来听金凤老师说,在她的课堂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不过更过分!也是因为她表现不好没有给她奖励,她竟然出手抢老师手里的小奖品,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仔细想想开学以来,榛榛经常闹别扭,比如,课堂上让其他小朋友回答了三次问题,让她回答了两次,她就不高兴了,小屁股坐在椅子上一撅一撅,撅到教室的一角生闷气去了。再比如她想回答某个问题就必须让她回答,如果偶尔哪一次没让她回答,就给我闹别扭,更有甚者,“煽动”其他小朋友给我搞对抗!再比如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她不是用手抓小朋友的脸,就是用脚踢,而且必须占最后一下,出手之狠厉,让我都有些乍舌。也曾因为榛榛的种种表现和杨老师、刘老师探讨过,和其母亲交流过,但收效甚微。 和其他家长闲聊时,其他家长无意中讲到,榛榛在他们家玩的时候,很是随便,翻箱倒柜的乱翻东西,而她的妈妈在一旁熟视无睹,根本不去制止孩子这一不良行为。由此我想到榛榛身上的种种“劣迹”应该和其妈妈的教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要想改变孩子的行为,除了作为老师的我们积极的引导外,家长必须密切配合,并且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养方式! 有关家庭教育的教育随笔【第五篇】:重视家庭教育 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也是及其重要的。如果教育能取得家长的配合将有力地推动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家校形成的教育“合力”,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何况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这一生活领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早、最直接,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施加的影响也最容易、最大。我在教育孩子时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一、重视家庭教育 现在的教育强**师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正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表现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幼儿园时期形成的一些坏习惯能改之,中学时期需要的各种素质需培养。而在教育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发生矛盾时,学校的教育作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降低以至抵消它的教育效果。综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差距还是很大的。有的家长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而有的家长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对孩子的精神需要却并不重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这些都说明“家庭”这一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在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小学老师必须要有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发挥好“桥梁”的作用,让正确的家庭教育有效地推进学校教育。 二、注重家长沟通 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其实与家长交流沟通也要讲究方法。有人说:使庄稼满意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使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那么家长愿意接受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在工作中,我注意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与其真诚联系,力求把自己的工作情况、目的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对于需要老师关心和帮助的事,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使学校和家庭的要求取得一致,形成合力。我在与家长的联系中坚持六字原则“真诚、赞美、建议”。“真诚”就是以诚相待,与家长站在同一立场上,只有确立“教者父母心”的思想,我们的观点才更易于为家长所接受。因为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感情的表露是任何方式中最有力的因素。人无完人,家长的教育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每个家长一定有他独到的地方,我们应该在与家长的联系中多肯定孩子的长处与进步,“赞美”他们在育子方面的优点。因为每个人,包括成年人都需要肯定与鼓励。作为一个老师,发现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时,应尊重家长,以“建议”为主,千万不要“指责”,只有老师与家长关系融洽、愉快,才能取得好的效应。本学期担任了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我除了做好家访工作以外,还经常在晚上和家长沟通。有时是表扬学生的进步,有时是和家长共同探讨家校教育的合力,有时是学生生病了及时进行了解病情和慰问。虽然晚上的电话经常占用了我的休息时间,但看见学生每天的进步,看见家长信任的目光,我想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能否取得家校的教育合力是重要的。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渠道大力倡导家庭教育,强调父母对于子女的正确教育。形成家校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每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父母的知识修养、教育方法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让我们行动起来,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