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论抗日电影的出路
作者:玉米公子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看过的战争题材类的电影,最近的一部是《集结号》,电视剧则是《雪豹》。 这已是多年前的事,显然这个“最近”用的并不恰当。 这些年之所以对这类影视作品不感兴趣,完全是因为这块领域太过混乱噪杂,简直堪比无人管理的动物园,什么猪狗鸡鸭都敢往里面挤。 不过严格来讲,这几年也并非一部都没看过,只是并没有看完,也没有记住片名,所以没脸写上来充数。 原先也会不定时的找一些抗日电影看,数量不算多,但结果都一样:看到一半就睡着了。我这里说的“睡着了”,绝非有意夸大,事实真是如此。 每当“睡完”这类电影,我总不免要深刻反思一下,“我是不是不爱国啊?”“我是不是冷血啊?”“我是不是禽兽啊?” 渐渐地,我在心里无形中竖起了一道防火墙,只要看到是抗日电影,都会自动屏蔽。 “抗日神剧”说看过几部倒是不敢当,勉强算是扫视吧,名字也一概记不清了(确切的讲是从来不知道)。 也算机缘巧合,我经常光顾的那家快餐店,特别爱放“抗日神剧”。 有一次,我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同志们,不怕死的给我往里冲”。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声吓出一身冷汗,迟疑着还要不要“往里冲”。 还有一次,我吃的正香呐,突然电视里又传来一声怒吼,差点把我吓出胃下垂。我赶忙放下筷子,看看是不是又有人要来个“三百六十度转身胯下换手爆头”。结果出乎意料,我们的“先烈”居然 “拉起了小手唱起了歌”。那场面,真是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啊! 更可怕的是,前前后后好像放了一个半月,真不知道是故意拍的这么长,还是两部紧挨着放。反正那段时间光顾的次数都变少了。 我这些吐槽绝没有对先烈不敬的意思,我很感谢他们曾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平安幸福的生活。我倒觉得这些导演和编剧以及他们“合谋”拍的这些烂片,才是对先烈的大不敬。 我以前背包穷游的时候,偶尔会听到一些同龄人否定先烈的言论,什么“没有前苏联的帮助,不可能打赢小日本”“没有美国人的太平洋作战和原子弹,也不可能打败小日本”。 我当时最大的感慨就是,走再多的路,长再多见识,也补不全你脑子里缺少的那块。 可是今天我不再这样想了,至少我不再一味的指责他们。这帮跟他们“一般大脑”的导演和编剧,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就是好奇这帮导演到底有没有丁点的专业知识储备,没有麻烦你先回去学去,学完再出来丢人现眼好吗! 还有那帮编剧,请问你们原先都是写“神话故事”的吗? 一个个硬是要把中国抗日片拍成《美国队长》科幻片,我也是谢谢你们啊! 前面纯属扯淡,扯这帮导演和编剧的dan,现在我们扯扯《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不对,是谈谈。 我是前几天看的,看完感触颇深。所以趁现在记忆还没模糊,想写点什么。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两个地方拍的相当好,一是真实性,一是信仰。 先说说真实性。 比较难忘的镜头是子弹爆头和烈火烧身。子弹爆头的画面看得应该不算少,港片大陆片都有看过,看着就觉的假。但这次大为不同,那一瞬间我真感觉是拿活人当靶子。尤其是烈火烧身那个场面,起先还以为是道具,可是看着那动作,怎么看都不像。后来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原来用的是真人。尽管这些群演都有很好的安全设备,可依然看得我心头发寒。 可能有人认为导演是为了渲染效果故意拍的这么真实,这想法没错。不过我却认为,通过这种手法拍出来的才叫真正的战争片。 每当我看到那些拍的“死去活来”,或者把我看得“死去活来”的战争片,我就在想,拍这类电影的意义在哪儿? 如果不是为了更真实的还原战争的残酷性,起到警醒的作用,难道是为了搞笑吗? 如果你真能拍出《举起手来》那种效果,倒也罢了。没那能力不说,还一个个都按照武侠片的路数拍,请问是要闹哪样? 并不是我这人死板,也不是我较真,而是我一直想不明白,战争片的最大意义难道不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性,警示后人切莫重蹈覆辙吗? 一个个把战争片拍的如此“好玩”,不明真相的我都想再掀起一场世界大战了! 再来说说信仰。 电影里关于宗教信仰的渲染有些过于浓重了,当然这和本土文化以及导演的意图有关。不过这也体现了信仰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从男主年少时站在宗教画像前的泪水,到成年后奔赴战场前注视女友的眼神,以及在钢锯岭上救助受伤的同胞和敌人。这一切,无不是信仰的力量。 虽然我们的先烈大多没有宗教信仰,但他们也都是有信仰的。单从那些经典的抗日电影里就能看出,无数先烈都有着极其强烈的信仰。而这种信仰,绝不是今天抗日片里的那种过度渲染的不怕死的精神,和全然无惧的眼神。 相较于《血战钢锯岭》里的宗教信仰,我反而更喜欢也更敬重《集结号》里的个人信仰。 啰啰嗦嗦,就说这么多,反正也没说到重点上。 最后,虽然扯了导演这么长的淡,但我还是想拜托他们:既然战争已经毁了几代人,就不要让战争片再毁掉另几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