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台风
一、台风名字的来源 一般认为是从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但据林绍豪教授的考据,可能是从闽南语「风筛」演变而来,於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云:「所云台者,乃土人见飓风挟雨四面环至,空中旋舞如筛」,因曰风筛,谓飓风筛雨,未尝曰台风也,台音筛同台,加风作台,诸书承误。至今闽南语称台风为风台,所以这一说法颇为可信。 这是其一。 后来广东话「大风」(dai fung)的发音被外国音译了,于是就有了英文的typhoon,法文的typhon。 再后来洋人进京,北方人就把它半音译半意译为「台风」了。 在南太平洋形成的气旋叫台风,在大西洋形成的气旋叫飓风。
二、台风的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11 级,(24.5~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三、台风的结构 台风是一个强大而具破坏力的气旋性漩涡,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底层按辐合气流速度大小分为三个区域:①外圈,又称为大风区。自台风边缘到涡旋区外缘,半径约200~300km,其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风力可达6级以上;②中圈,又称涡旋区。从大风区边缘到台风眼壁,半径约在100km,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③内圈,又称台风眼区。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 台风内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水平分布可以分为外层区(包括外云带和内云带)、云墙区和台风眼区三个区域;铅直方向可以分为低空流入层(大约在1公里以下)、高空流出层(大致在10公里以上)和中间上升气流层(1公里到10公里附近)三个层次(图1台风结构示意图)。在台风外围的低层,有数支同台风区等压线的螺旋状气流卷入台风区,辐合上升,促使对流云系发展,形成台风外层区的外云带和内云带;相应云系有数条螺旋状雨带。卷入气流越向台风内部旋进,切向风速也越来越大,在离台风中心的一定距离处,气流不再旋进,于是大量的潮湿空气被迫强烈上升,形成环绕中心的高耸云墙,组成云墙的积雨云顶可高达19公里,这就是云墙区。 台风中最大风速发生在云墙的内侧,最大暴雨发生在云墙区,所以云墙区是最容易形成灾害的狂风暴雨区。当云墙区的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后,由于气压梯度的减弱,大量空气被迫外抛,形成流出层,而小部分空气向内流入台风中心并下沉,造成晴朗的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台风眼半径约在10~70公里之间,平均约25公里。云墙区的潜热释放增温和台风眼区的下沉增温,使台风成为一个暖心的低压系统。 台风在低层主要是流向低压的流入气流。由于角动量平衡,在内区可产生很强的风速,在高层是反气旋的流出气流。上下层环流之间通过强上升运动联系起来,这是台风环流的主要特征。台风中最暖的温度是由下沉运动造成的,它出现在眼壁内边缘以内,这里有最强的下沉运动。在台风低层最大风速半径处,辐合最强,最大风速值半径的大小随高度变化甚小,并处于眼壁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