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散文 >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

一花一世界

散文随笔2023-05-09117举报/反馈

喜欢仲殊的词,此前曾读到过他的一首《诉衷情·宝月山作》,今日拿起这首《南柯子·十里青山远》亦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僧人,对于佛门来说,自然会想到一个另类那就是花和尚鲁智深,此人喝酒吃肉**,可谓佛祖不容。但就这样一个出家人,在小说《水浒传》里依旧是读者最喜爱的好汉之一。纵观其人生轨迹我想这也是他入空门后的另一种“修行”,不然他最终为何会在杭州六和寺再次出家并圆寂于此。而对于仲殊而言,其内心的感悟并不会比花和尚少,少的只是仲殊没有鲁智深的杀气豪气。但命运终究给仲殊开了一个玩笑,其妻的谋害终将其送入空门。仲殊皈依佛门后,一些念轻轻放下,未必不是一种解脱;有些伤渐渐愈合,未必不是一种睿智。一方净土,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此生,心安。但即使如此,人终归是人,其内心依然会有普通人的心理。

读到他这首《南柯子·十里青山远》,更加觉得仲殊内心情感的细腻。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摘自: m.taiks.com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远眺,青山朦胧,绵延不断。潮水一波波的荡平沙滩。此刻,我远在天涯。耳边响起归鸟的鸣叫,叫声呜咽。唉,又到凄苦悲凉的秋天了,这呜咽的鸟鸣仿佛是在哀怨时光的无情和流逝,我又该怎样?

冰冷的秋夜即将过去,白露晶莹,残月西坠,萧瑟的秋风吹散朝霞。信步走在湖中的绿色掩映的大堤上,看见似曾相识的荷花,问起:你可记得,那年来买酒的那个人吗?

每次读到“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这句时,总会会心一笑。我会想到荷花也会随风点点头,表示认识这位曾经“沽酒”的人儿。我想仲殊走到堤上看到此景,禁不住感叹和喜悦,他肯定某年某月曾经在此地有过沽酒喝酒的经历,不然怎么会有此问?怎么会欣然的说出:“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妙!此词之妙就在于此。于此情景相生的妙笔中可以见出仲殊的性格、达观以及他那放任的洒脱。

对一个差点命殒于妻的人来说,对于一个已入空门的僧人而言,此心、此情已让我佩服之际。

其实从词中可以想见仲殊也属性情中人,走在堤上,看着一池荷花,那些往事,如缕缕荷香,浸入心间。此前放浪,今时已入空门,想来也未免会有一番叹息。世事难料,仲殊也未必会想到此生会怎样?即使如此仿佛仲殊也没有过于自责或者怨天尤人。反而皈依后却从此达观平淡。如此,行走在自己的旅途上,一个人的世界,一颗恬淡的心,却也闲暇。虽然日暮将至,失落、孤独的情境依旧会困扰着仲殊,但水清清,花妖娆,湖中亭亭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却又让仲殊的心情豁然。那些熟悉的场景,一定会驱散他身上的迷茫和惆怅,一种莫名的小幸福不经意间涌进他的心底。放眼尘世,如果生命,是一场聚散,那所有的分分合合是不是都有着岁月的印记,那一直执着在我们心中的念,是不是也会在心灵皈依后从此解开,不辜负时间的打磨和自我的释怀。回望来时的路,此刻,于光阴的一角,独自品味,品味那酒香,我想即使不是那么醇厚但也足以温暖自己和季节的薄凉。

想来我们每一个人有时候心情也如一潭幽静的水,虽然风来雨去却没有了波澜;这时便会想到心静如水,真好。这是一种包容,一种淡然,不问是非,不用在意外界的看法和态度。有时候人活着,不单单需要一种心情,更需要一份淡然宽广的眼界,舍得由己,风雨后守一份波澜不惊的淡定。心如止水,安然闲适。

荷,对于佛家而言,是一禅悟。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以一株荷,一叶莲来看一个物外的世界,也能尽得世理,也可从中鉴明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株荷花。花开花落,缘来缘散,人生之路上有多少相遇,又有多少离别。往事穿越时光,打动了谁的心房?是否也如仲殊那句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仓央嘉措在《问佛》中所言:“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如荷花有意,是否也会回答仲殊的疑问,我想是的,荷花已经回答了仲殊,世事难料,意欲远离俗世凡尘,但晨钟暮鼓,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从自内心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里发出的。亭亭玉立,暗香浮动,一切如花,亦如佛祖拈花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