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散文 >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

书中觅清凉

散文随笔2023-06-2885举报/反馈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的陈词滥调,孰不知,盛夏酷暑,清水一杯,读读书,也会有清凉的感觉,书中也有清凉。

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书“,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训。是啊,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离开了书,人们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

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言书中自有营养,书中自有清凉。读书是自我疗伤的最好方式之一。阅读的过程会让你绝处逢生,会让你感受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的训话而编辑成《庭训格言》,内有一则训文叫《心静自然凉》,大意是说只要能做到内心(píng)静,身上就不觉得热。

想念还在读书的时候,夏日的教室总会写着几个闪亮的大字:”心静自然凉“,让我不禁想到求禅悟道的大师口念禅语打坐的情景,想他们才是真正达到了无欲无念自然凉的境界了吧。也曾看过一本古书中记载说:”古有花蕊夫人,冰肌玉骨,自清凉而无汗“,虽无法考证是否真有其人,但世间如花蕊夫人那般的奇人毕竟不多,在我心中实实在在追求的是那种宁静淡然波澜不惊的清逸超脱,最终让我记得的还是那句”心静自然凉“。

一本好书,能使人分清是非,洗净心灵的尘土,振奋精神。胸襟既广,清爽之气,自然流露,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畅游书海,如轻舟入溪,悠然见山;如游历大山,峰回路转,畅爽幽谧。翻开书页,伏天里,仅凭那一页封面绿意,便能领悟其中惬意阴凉,感悟分量几许,教意之浓,意味之深。而打开书本,遨游其间,即被诗意熏染,文泽浸润,恰如黄山清泉,(píng)湖秀水,缓缓注入心田,不由感佩主编的发散思维、办刊水准以及人文情怀。

读书的人常觉得书是良师益友,古语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的人从书中”淘“出了”黄金屋“,有人收获了”颜如玉“。书慰藉了我们的心灵,丰富了我们贫瘠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是教会我们拥有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安然心境。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

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著名作家梭罗,晚年在瓦尔登湖畔筑茅屋而居,传世名作《瓦尔登湖》就著于此,里面有一段是关于听雨的:”今天的绵绵细雨替我浇了豆畔,把我留在了屋里,但他并不令我感觉沉闷阴郁,有书的陪伴,我有好些愉快的时光都是春雨或秋雨连绵时在屋内度过的,狂风怒号,大雨倾盆,淅沥不停,但是我心境一片宁静,黄昏早临,清夜加长,我的许多思考都在此时细加琢磨……“

读书,不恨其晚。人生于世网尘埃之中,易困于名利物欲之间,烦心苦恼之事时而有之。无论顺境,或者逆境,读书不失为修身冶性的好办法,但,顺境之中读书悠闲之情易出;逆境之中读书须防借书消愁之意。读书须保持一颗(píng)常心,保持一颗清凉心。

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梭罗对于书的感觉令人感动,他透明、清澈的心境更是让人起敬,超越不同的时代,跨越不同的国度,自从有了文字,它就始终源源不断以各种形式,在各个角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夏日,在纷繁嘈杂与忙碌的背后,人的内心渴望一份(píng)静与和谐,渴望一种灵魂得到释放后的安宁,尽管这种安宁很短暂,但这宝贵的片刻就像夏日里注入的清凉剂,带去所有的躁热,它让我们的内心如熟睡的婴儿般安神(píng)静,充满生机。

于是,常常,门外似火般炙热,心中却清逸如注甘泉,纵然是狂风骤雨、雷电交加,依然泰然不动、坦然自如。

读书不必秉烛夜读,通宵达旦,更不必”头悬梁、锥刺骨“。正如孔夫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读书其实也是一种兴趣爱好,和弹琴搏奕一样,多凭兴趣。

人说读书风格迥异而生动,似有一股清新之风徐徐拂面而来,诗意的文字、优美的插图,令人耳目一新。一篇篇美文彰显人情、人性与美好,洞察人间世象与百态。一幅幅山水风光画,高山流水知音,峰回路转俨然,青松翠竹苍劲挺拔,将美丽景色融入画中,呈现眼前。不读书,便少了些了解前人经验的途径。俗话说的好:人不读书,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这和孔子的”不读诗,无以言“不谋而合。

偶读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觉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初夏的午后,诗人暑意难消,百般焦躁,头枕石枕,斜卧竹榻之上品读了陶渊明的诗后,顿觉气清意爽,心境清明才”手倦抛书午梦长“。原来古人早知”开卷有益“,读书除了修身养性外,将身与心融于更高的境界是他们的追求。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其实,书中人物何止万千,一部《红楼》,有近三百个鲜活的人物。开卷有益的道理,不言自明。读书的乐趣便在于此,正如一幅对联讲的”识得此中滋味,觅来天上清凉“。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