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散文 >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

静静地读一本书

散文随笔2023-08-12109举报/反馈

2020年春节,本应是个喜庆浪漫的节日,却被一场新型冠状肺炎瘟疫兜头泼了盆凉水、降了温。我居住的城市,以往春节必去的庙会、公园、景点、场馆一应关闭。走亲访友、出行、聚会也被明令禁止。剩下的只能是足不出户、闭门宅居,以防范疫情传播扩散。这期间,几个要好的朋友也偶尔打电话聊天,但聊得最多的话题是:无聊、郁闷、猪一样睡了吃、吃了睡,日复一日安逸得懒散疲惫。这期间,我也试图建议大家索性捧一杯茶、读一本书,消磨一下光阴。但都不以为然,反过来说我“老套至极、观念愚笨”,真的是让人无语也无言以对。

由此想来,现在的中国人确实离书越来越远了。我的妻子工作也不算忙,但一年也看不上一本书,平时得空就是看手机、玩抖音、低头发短信,间或浪漫起来拉扯上我去看场电影,既孤独又喧闹地忙碌闹腾,唯独缺少了一份内心安宁和来自于书本智慧的自信。

据媒体报道:韩国人年均读书7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而中国只有少得可怜的0.7本;但中国也不是没有对外说嘴的资本。比如: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人的小镇有几十家麻将馆和网吧是平常的事。就连2020年春节疫情见天死人的情况下,戴着口罩通宵达旦玩麻将的也不乏其人。那份胆略、气度、魄力真的是英勇而又无畏。
(m.taIks.com)

在我看来,一个崇尚读书的国家应该得到丰厚的回报。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建国于1948年的以色列,面积只有2.57万平方公里,人口902万,人均每年读书64本,爱好读书已成为犹太人的一种习惯和美德,也正是因为读书,以色列诺贝尔获得者就有8个,也正是因为读书,以色列把大部分沙漠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除了自给还源源不断地出口。而被誉为“诺奖大国”的匈牙利,诺贝尔获奖得主高达14位。他们的发明,涉及物理、化学、医学、文学等各个领域,有小物件更有尖端产品,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了智慧力量,靠智慧力量又提升了民族的影响力。

2003年,我去德国法兰克福出差,从机场出来坐地铁的时候已是当地深夜,地铁上乘客不多,但我好奇的是每个乘客手里都捧有一本书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阅读。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地铁上给乘客提供的公共读物,后来才发现所有乘客的书都是自带的,沿途上来的乘客落座后拿出一本书读,到站的乘客下车时合上书本装进随身的袋子悄悄地离开。还有,凡是法兰克福的喝咖啡的地方,一人一杯咖啡、坐在一隅、捧一本书读已成司空见惯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有暖暖的太阳、咖色的墨镜、徐徐的清风、精美的雕塑和的古建筑、以及行人脚下恬静觅食的白色鸽子。还有街道上码放整齐的迈巴赫、宝马、保时捷、奔驰、大众等令人唏嘘不已的奢侈。

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的民族。早在唐代,颜真卿就有“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有(宋) 朱熹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前者劝学诗讲的是“读书要在当时、要珍惜光阴”;后者说的是“读书得以求知、有益增知增智”。东汉孙敬,孜孜不倦好学而“头悬梁”,战国苏秦发奋图强读书用“锥刺股”,这些几千年老祖宗在读书方面留下的宝贵东西,在今天看来,不但不会过时,反而会更有用处。

静静地读一本书吧。什么样的书都能展卷有益。培根曾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变”。如果不读书,那么只能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虚无、一种说不出口的愚昧和无知……

静静地读一本书吧。读书能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能使人谈吐不凡、增长见识;读书能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陶冶情操、生活充实;书是人生的伴侣、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本书像一艘船,可以载我们赏沿途的风花雪月、夜可以载我们驶向幸福的彼岸……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