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食随笔
台湾美食随笔【第一篇】:台湾美食 色面,至少台菜餐厅内找得到担仔面或切仔面,但就是找不到牛肉面。 切仔面或担仔面应该归类于小吃,不过多数台菜餐厅会提供这道点心,是为了让思乡的游子不需另外找摊子吃,一餐便能同时解乡愁。 北切仔,南担仔 台菜店家分两派,一派专供切仔面,一派专供担仔面。切仔面源自北部,担仔面则以南部为大本营。有时从店家提供的面食就能分辨老板的出身背景。明明在北部,却打着“担仔面”招牌的,多半是源自南部、而后才北上开业的店家,如顶鲜101的董事长周文保就是台南人;台南度小月总监洪秀宏也是台南人。 青叶新乐园不只卖切仔面,还设切仔面摊,而老板姚成璋就是台北人。“真的好”海鲜餐厅的总经理黄棐音,过去曾是华西街台南担仔面的员工,但自己所经营的餐厅却是提供切仔面,原因就在于黄棐音是台北人,而且母亲还是切仔面摊子的老板娘。 不过,现在切仔面在全台都找得到,台南“首府米糕栈”就卖切仔面。老板谢明昌明明一家四代都是台南人,血统纯正,问他为何卖切仔面,他说他的切仔面其实与担仔面一样,同样是黄面、肉臊与虾,“差只差在汤底”。一般担仔面用的是虾头、虾壳熬汤,汤头虽然鲜甜,但免不了腥味尾随而现。担仔面往往要加上一瓢蒜泥,用意就是要压过那股腥味。他的切仔面用的是大骨汤,蒜泥只要少量,甚至不加都行。 “摵”出饱满好滋味 说到切仔面,作家陈柔缙在《宫前町九十番地》一书中有段张超英回忆1946年的描述。当时板桥林家是台湾最大地主,林家后代林熊征不仅含着金汤匙,还是含着金饭碗出生,吃得胖胖的,外号“阿肥仔”。 有一天,林熊征与张超英的祖父张聪明在办公,到了中午,张聪明问林熊征要不要叫餐厅外送,林熊征说:“不用了,吃一碗切仔面就好。”没想到隔天,林熊征就脑溢血过世。“怎么前一天还在面前吃切仔面,才隔一天人就走了?”这让当时尚小的张超英深刻体验到世事无常。 切仔面在日治时代就已存在,芦洲是切仔面专卖店密度最高的地方,有数十家之多,较有名的是阿六、阿三、添丁、大庙口切仔面。据传最早起源于芦洲人的信仰中心——涌莲寺。 庙口一向是人潮聚集之地,也就吸引了许多的小吃叫卖。传说芦洲人周乌猪与杨万宝,两人从日治时期就开始卖切仔面维生,但生意未如人意,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只剩杨万宝一人力撑,生意却渐渐兴旺起来。后来很多北上谋生的人也跟着卖起了切仔面,使得芦洲的切仔面店到处林立。 庙口附近的“添丁切仔面”生意非常好,后来,杨万宝将摊子传给了一名叫阿成的年轻人,阿成同样在庙口开了“阿成切仔面”,又把技艺传给了徒弟廖添丁。如今阿成已辞世,“添丁切仔面”便算是名门之后,每到假日就出现排队人龙。另一家“阿六切仔面”的规模更大,门口还挂着“天下第一面”的匾额。 每个芦洲人心中都有一张切仔面名单,有的人爱名气,有的人重交情,但很多人都说这两家是给观光客去的,他们则爱去大庙口和阿三切仔面店。 大庙口看起来确实环境破旧,规模也如同一般小摊,但汤头白浓香醇,值得一尝。不过大庙口的切仔面非常有个性,除了面条、豆芽菜与红葱头外,别无一物,整碗白白的,连韭菜都省了。阿三也是家个性店,一般店家都是晚上客人最多,阿三却只营业到下午,卖完便收摊。 后来,切仔面也传到了台北市区。日治结束之后,白领阶级可上餐厅、上酒家,一般老百姓只能待在家用餐,不过偶尔有机会也会带着家人到儿童乐园、动物园等地去玩,而这些地方就是切仔面摊的出没之处。台北有名的切仔面也不少,像卖面炎仔(金泉小吃店)、阿国切仔面、阿城切仔面,三家合称“北市三大切仔面”。 切仔面与担仔面在分量上就不同,切仔面是扎扎实实一大碗,而且光面条就占了整碗的七成,想不饱还真难。担仔面分量则只有切仔面的一半,汤头多以猪大骨、五花肉为基底熬煮而成,有时还会加入老母鸡或中药配方,汤色如浓茶,味鲜甜。总之,各家都有各家的比例与秘方。 切仔面可不是随便“摵摵ㄟ”(上下摇动)就好,无论用具或煮法都非常讲究。有别于阳春面之类的外省面,切仔面的面是俗称的“大面”或“黄面”(面粉在制作过程中加了碱粉,煮熟后再拌油,也称“油面”),面心圆而色黄。煮切仔面的灵魂,就是呈钩状的笊篱。笊篱得选用桂竹编织,其原因是桂竹编出的笊篱不仅孔小而密,而且还具有悠悠竹香,通过“摵”的动作,可以让竹香渗入面体。 煮切仔面就跟煮意大利面一样,汤桶要大,汤要够多。扯一把掌心大的面条投入笊篱内,“摵八次”是煮切仔面的要诀,也就是笊篱沉入热汤中,过一会儿再拉出水面沥干到不滴水,如此重复八次,才是正宗切仔面做法。为何一定要八次呢?因为面要变软必须得花时间口感才会最好,而且经过多次晃动程序,面体才会慢慢“塑形”,倒扣空碗时如小土丘般尖,舀汤,往碗中挟上两片白肉片,淋上少许猪油、撒红葱头提香,加点韭菜、豆芽菜。 台湾美食随笔【第二篇】:台湾美食 台湾与许多着名的美食,比如:桃园大溪豆干,台北淡水:阿婆铁蛋,台南安平:豆花,新竹:米粉。贡丸。肉圆,云林斗六:文旦,云林古坑:咖啡,宜兰:鸭赏。牛舌饼等。台湾各地皆有美食,而每一样美食也一定有他的传说,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着名的宋嫂鱼羹有个传说,我们来听听看吧! 宋嫂鱼羹在杭州起始于南宋的淳熙年间。提起宋嫂鱼羹的来历,还得从宋高宗赵构说起。菜名中的宋嫂是真有其人,本是东京汴梁人士的一位民间女厨师,曾在东京汴梁经营鱼羹菜馆,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汴京,因为嫁给宋家排行老五的先生,而被大家昵称为宋五嫂。北宋改朝换代至南宋时,朝廷迁都临安,出于对宋王朝的爱国情感,宋五嫂跟随南迁队伍来到临安,并在西湖苏堤下继续经营卖鱼羹的小店,以维持生计。 宋嫂鱼羹有个特点。 宋嫂鱼羹是将主料鳜鱼蒸熟剔去皮骨,加上火腿丝、香菇竹笋末及鸡汤等佐料烹制而成。鱼羹色泽油亮悦目,鲜嫩润滑,味似蟹羹,故又称“赛蟹羹”。 宋嫂鱼羹制作方法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制法1: 1、将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斩去头尾,用平刀从头至尾沿脊背骨片成两片,放入盆中,鱼皮朝下,加葱段10克,绍酒15克,盐1克,上笼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至熟,取出去掉葱,姜,滗去卤汁待用。用竹筷拨碎鱼肉,除去皮骨,再将卤汁倒回鱼肉中。 2、将火腿,笋,香菇均切成5厘米长的丝。蛋黄打散。 3、炒锅上旺火,下熟猪油15克烧热,下葱段15克,煸至有香味,加入鸡汤专利法煮沸,烹入绍酒10克,捞出葱段不用,放入笋和香菇,再煮沸后,将鱼肉连同原汁入锅,加酱油,盐1。5克,味精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然后将蛋黄液倒入锅内搅匀,待汤再沸时加醋,浇上六成热猪油35克,起锅碾盛入汤盆中,撒上火腿丝,姜末即成。 宋嫂鱼羹制作提示 1、选用刺少肉鲜的桂鱼或鲈鱼肉,蒸熟后要去净骨刺,剔取鱼肉尽量保持片状,不要太散碎; 2、勾芡时锅离火,均匀适度,不能出现疙瘩与粉块,下调料要按顺序,淋蛋液要慢,边淋边搅,形成蛋片状,增加色泽美观。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了,再见! 台湾美食随笔【第三篇】:美食台湾 胡椒饼 圆鼓鼓的胡椒饼,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样辣,样子也不起眼,但对一些嗜吃辛辣而又惧怕夏日天气炎热的食客来讲,胡椒饼可算是暑天中一款可口的点心。 胡椒饼的"内容"很简单,鲜香的葱花,细斩细切的火腿肉,调成咸中带甜的味道,再掺上一定量的胡椒粉和香聒。外皮除了像一般水煎包的"发面"之外,还要另外加进点"油酥"(即用猪油和成的面团),以使饼面不过份酥脆,又不会老硬难咬。烘炉是一个倒扣著的大水缸,底下挖个洞,洞放块铁板,水缸外套上一只大油漆桶。烤制方法是用木炭把炉子侥热、铁板侥红,取出炭火后把饼贴在缸壁上,经过十余分钟,阵阵香气扑鼻,胡椒饼呼之欲出了。台北市万华戏院巷口的胡椒饼摊,是三代传承下来的,很有些名气,每个胡椒饼售价台币印元。不少到万华戏院看晚场电影的人,都要到这里买个揣上,再来一罐饮料,就可顶上一个晚上。 台湾美食随笔【第四篇】:炸虾饺 炸虾饺 距台北15公里左右,有一名淡水的小镇。镇上有一座清水祖师庙是本地名胜,终日香火不断,而庙门旁李宜昌的炸虾饺,更是远近驰名,家喻户晓。不少人还专程从台北赶来淡水,为的是尝一下"虾饺王仔"的手艺虾饺的售价并不便宜,李宜昌一个虾饺收台币60元,但因选用上等虾仁,加上巧手调制,味道鲜美,生意仍十分兴隆。 制作虾饺的方法是先用生虾肉500克,以慢火煮过的1000克熟虾肉不断混合调配,再用卤肉汁蒸透。取出后经调味制馅,此时虾肉馅会冒出香浓的味来,以面皮包裹,虾饺垃便做成了。 刚炸出的虾饺,酥脆可口,除鲜虾味外还有牛肉丁加杏仁果的味道。 台湾美食随笔【第五篇】:原净牛汤 龙山寺前的夜市是台北出名的小吃中心。在夜市的中央部位,有"原净牛肉汤"的牌子,标明用的是本地产的"土牛",绝没有用进口牛,果然吸引顾客。"原净"就是原汁,煮制中不再对水,滴滴原味精纯,汤鲜肉质细腻腴美,令人回味无穷。 "老板,炒肉,牛肉汤,再来一碗饭!"几乎是附近食客统一的招呼。炒牛肉用大蒜、辣椒和沙茶调味,再悄上一把空心菜就成了。几个冒著热气的"狗母锅"里,有原汁的、卤的、加补药的,几位伙计忙得团团转,食客总也不见少。吃补以牛鞭炖中药最受欢迎,不过这是比较燥热的补品,搞不好吃了要流鼻血。卤牛肚和牛筋,除了几十年承袭下来的"老卤"外,也不时添加中药香料包,再配上鳅羌丝、葱花、九层塔,蘸点辣酱,最是享受了。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