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错就算是智叟他们也能从稚子童真的言行得到启发,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大家对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吧~ 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第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节选)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甚么事?” 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 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甚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就是甚么?” “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啊!原来他的“逃难”的观念是这样的!他所见的“逃难”,是“逃难”的这一面!这真是最可喜欢的事! 一个月以前,上海还属孙传芳的时代,国民革命军将到上海的消息日紧一日,素不看报的我,这时候也定一份《时事新报》,每天早晨看一遍。有一天,我正在看昨天的旧报,等候今天的新报的时候,忽然上海方面枪炮声响了,大家惊惶失色,立刻约了邻人,扶老携幼地逃到附近江湾车站对面的妇孺救济会里去躲避。其实倘然此地果真进了战线,或到了败兵,妇孺救济会也是不能救济的。不过当时张遑失措,有人提议这办法,大家就假定它为安全地带,逃了进去。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园、假山、小川、亭台、曲栏、长廊、花树、白鸽,孩子一进去,登临盘桓,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车在墙外过,上海方面的机关枪声、炮声,愈响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听听,想想,方才觉得这里也不是安全地带,当初不过是自骗罢了。有决断的人先出来雇汽车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们集合邻人来商议,也决定出来雇汽车,逃到杨树浦的沪江大学。于是立刻把小孩们从假山中、栏杆内捉出来,装进汽车里,飞奔杨树浦了。 所以决定逃到沪江大学者,因为一则有邻人与该校熟识,二则该校是外国人办的学校,较为安全可靠。枪炮声渐远弱,到听不见了的时候,我们的汽车已到沪江大学。他们安排一个房间给我们住,又为我们代办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黄浦江边的青草堤上,怅望云水遥忆故居的时候,许多小孩子采花、卧草,争看无数的帆船、轮船的驶行,又是快乐得如入新天地了。 次日,我同一邻人步行到故居来探听情形的时候,青天白日的旗子已经招展在晨风中,人人面有喜色,似乎从此可庆承平了。我们就雇汽车去迎回避难的眷属,重开我们的窗户,恢复我们的生活。从此“逃难”两字就变成家人的谈话的资料。 这是“逃难”。这是多么惊慌,紧张而忧患的一种经历!然而人物一无损丧,只是一次虚惊;过后回想,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发地出门游览两天。我想假如我是预言者,晓得这是虚惊,我在逃难的时候将何等有趣!素来难得全家出游的机会,素来少有坐汽车、游览、参观的机会。那一天不论时,不论钱,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这快味!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的印象。所以今晚我无端地问华瞻最欢喜甚么事,他立刻选定这“逃难”。原来他所见的,是“逃难”的这一面。 不止这一端:我们所打算、计较、争夺的洋钱,在他们看来个个是白银的浮雕的胸章;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一切建设,一切现象,在他们看来都是大自然的点缀,装饰。 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学习! 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第二篇】放大痛苦莫如放大快乐 最近和女儿一起读《缘缘堂随笔》。丰之恺在《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一文中写了件很有趣的事:4岁的儿子华瞻在回答作者“你最喜欢什么事?”的提问时,“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因为在他的眼里,逃难“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孩子的回答固然是可笑的,但何尝不是另外一种视角,能从惊慌失措、草木皆兵的逃难中得到生活的乐趣,还真要点大智慧呢。而且不止是逃难,“我们所计算、计较、争夺的洋钱,在他们看来个个是白银的浮雕的胸章;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一切建设,一切现象,在他们看来都是大自然的点缀、装饰。”难怪丰之恺先生感慨要向孩子学习。因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尘劳的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懂得这撤网的方法,暂时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 我不知道景涛是否读过丰之恺的文章(当然这并不重要),但他确乎有一颗孩子般澄明的心,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比如他“把路上挤车,回家做家务,当成了一种健身运动,以此赢得大家庭亲人的理解”,把跟家人一起逛逛街、看看电影当做缓解工作压力最好的方式。这样的人生智慧和华瞻视逃难为莫大的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华瞻是无心之想,而景涛是有意为之,这似乎更为难能可贵。或许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做到“从不把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带回家,也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驾驶室”,才能视“放大快乐”为最大的心理法则。 放大快乐,多么简单的一句话,但要做起来又谈何容易。生活中,更多的人似乎喜欢放大痛苦,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放大痛苦的好处是可能得到一时的宣泄,也能得到别人有限的同情,俗语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坏处是他很容易成为一个爱抱怨的人。而抱怨在我看来,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糟糕的情绪之一。因为它于事无补,反而让人丧失了做自己和向前走的勇气,那些总是抱怨钱没有别人多、地位没别人高、孩子没别人聪明、房子没别人住得大的人,我看他们最终还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失去了更多的人生乐趣。相反,像景涛那样连挤车都能挤出快乐、做家务都能做出趣味的人,才会越活越精彩。 或曰,放大快乐不就是阿Q主义吗?决不是。阿Q不知道自己是谁,别人进城他也进城,革命党来了他也“革命”,别人恋爱他就去调戏尼姑和吴妈,所以他的快乐是麻醉自己的药,他到最后仍不快乐,还莫名其妙地被送去砍头。真正充满人生智慧的放大快乐是积极的、自觉的,他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他才能化解各种消极的情绪,乐观而坚定地做好自己,就如景涛一样,他深知自己“在社交圈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所以他才会执著地把自己的火车司机当下去,结果他成功了。景涛经常说自己幸运,或许也是肺腑之言,但运气为何总青睐他却耐人寻味。“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景涛的成功显然不仅仅是因为幸运。 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第三篇】《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读后感 偶然间,我读了《缘缘堂随笔》,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了。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讲的是作者丰子恺与孩子们的两件事:四岁的华瞻说,他最喜欢的事是逃难,逃难在他眼中俨然是一次欢乐的旅行;阿宝、软软在玩的时候把阿韦摔倒后都说自己好。丰子恺觉得,孩子是天真的,真实的,可以看见一切事物真相的人。读到这里,我便想起了同步阅读上泰戈尔的《孩童之道》这首诗,讲的是孩子其实很多事都懂,但让人不愉快的事是不知道的,他们也是天真的,和这篇文章的意思很像呢。 在《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中,孩子对于他最喜欢的事“逃难”的解释是“爸爸、妈妈们、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作者并不认为这是孩子的年幼无知因而可笑或可爱,而是认为孩子可以撤去因果关系的网,看清事物本身的真相,他们是创造者,能赋给生命一切的事物。他们将“可怕的”“忧患的”都艺术化为“欢乐的”“美妙的”了!我想,孩子们会比那些大人们看得更清,也只有孩子可以将一切都看清,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没有意思甚至可怕的事,只有孩子,可以永远快乐着呢,我们也已经失去了那份能力了吧? 丰子恺还说,孩子是最真的,最诚实的。八岁的阿宝与六岁的软软把三岁的阿韦放在圆凳上、当作轿子来抬,却不知谁失手将轿子弄翻了。乳母问“是谁不好”时,他们很本能地都回答“对方不好”,不过一秒,他们又都改口为“自己好”,照这样看来,孩子真是愚蒙,直说“我好”,不知谦让,要是大人,一定懂得谦让的办法:心中明明认为自己好而别人不好,口上只是隐隐地转弯地表示,让众人看,让别人自悟。谦让方法之最巧者,是不但不直说自己好,反而故意说自己不好,于是“臣虽下愚”、“不佞”、“不慧”就应运而生了。很多人明明认为别人没有自己好,但要装作谦让的样子给别人看。说到这样的人,我心里便会生出一种厌恶,但转过来想想,自己会真诚地,明确地指出吗?虽然孩子这样做,是有一些“蒙”、“昏”,但他们是真实的,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彻底的诚实、纯洁而不虚饰的。大人们,甚至有时候我不是“言不由衷”的吗?看来有些时候,孩子真是一个榜样啊! 时间正在慢慢的把我们和那天真的孩子分离开,将我们挤进青少年的行列。看了丰子恺的这篇文章,我便想,我应该将我的那份真,那份清明留下啊。当我虔诚地守着这个信念的时候,我想,我自己不也就仿佛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了吗! 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第四篇】《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最近看完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丰先生睿智的思维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我敬畏万分,特别是丰先生那渴望再次回到童年,十分羡慕自己的三个孩子能拥有那么一颗赤红的、幼小的童心。 特别是书中:“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表皮。这表皮的质量与重数,依个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和下一句:“我家三岁的瞻瞻的心,连一层纱布都不包,我看见常是**裸而鲜红的。”这两句话深深的烙印在我脑里并且令我深深反思。这两句话蕴含了鲜为人知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都有包皮”的确就是这样,表皮越厚重数越多就更不容易被欺骗,更坚强,但与别人交往的想法与欲望就会越少;反之,表皮越薄重数越少就会容易被人欺骗,更脆弱,但会给人感觉很真实,别人就愿意与你交流、沟通。而瞻瞻呢,却又不一样了,他那一颗没有表皮的、赤红的却是童心。天真、善良这两种性格正是拥有一颗童心的表现。 丰子恺先生又崇拜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是丰子恺先生学艺术的 教师,又是他学宗教的导师。他的一生,受法师影响很大。还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而弘一法师则住在了第三层上,他住在了第二层上,只能在第二层里徘徊,有时能去望望第三层的风景,却不能入,不能真正地进到里面。 丰子恺先生总是能够把任何事写的透彻,就拿吃瓜子这件事来说吧,作者把瓜子的来源、包装、形状、吃瓜子的方法全部描写了出来。有他嗑瓜子时把整粒瓜子全部咬碎时,便会不想再去吃了,可瓜子那非甜非咸的香味会引逗他再吃,拿瓜子没有办法。可再次嚼碎的时候他又会停下来,甚至把瓜子拿到离自己稍远的地方或转过身去,但又和朋友闲聊时,又会发现自己再次吃上了瓜子,而且已经吃了好几粒了。在这之后便对瓜子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再吃瓜子了。 在丰子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具有了生命,能把文章写成这样正是我敬佩丰子恺先生的缘由。所以,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受益匪浅,里面充满着太多太多的人生哲理了。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童心,他是一个佛教徒,但他对童年、童心的渴求也同样是重要的。童年在丰子恺的笔下充满了快乐与欢笑,即使他不能跨入第三层他也希望再次拥有童年,能够拥有童心。所以,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的时间。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珍惜童年吧! 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第五篇】《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读后感 曾在小学的时候,就接触过丰子恺的作品。还记得那篇文章的名字,叫《白鹅》。至今还能记起他那幅可爱的白鹅像和那以贬代褒的文字。当我每每在公园见到有白鹅游动,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吃一口饭、啄一口草、再衔一口泥的白鹅先生。没办法,这篇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 而今天,当我拿到期待已久的这本书时,心中竟有一丝见到老朋友似的感觉。打开书,顾不得看目录,随手翻开一篇,便像一只蚕一样大嚼起来。他的笔调仍是那种与众不同的冷幽默的感觉,不过读起来却一点也不像在开玩笑。我以前很讨厌那种质量极差的书,但今天竟喜欢上了那种透过第一页直接能看到第三页的小册子。看着看着,我发起了呆。每一篇文章,都只有那么3、5页,可说得却都是我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的道理。在一种兴奋,怀疑与反复思考的矛盾结合中,我看完了它。 轻轻地把书合上,却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歌,一首听上去那样熟悉的儿歌,一首叫人思考的怨歌,一首记录人生的悲歌。正像文中所述,孩子才是万物的创造者,只有他们才能用最纯洁,最真实的眼睛看待这并不美丽的世界。也许所谓的成熟,不过是一种自我的失去罢。可令人奇怪的是,我们为什么怀着一种残缺的心灵,去质疑孩子们能穿破重重迷雾的眼睛?怀着一种疑惑的态度,他扔掉了多数作家喜欢的无病呻吟,转而从一个有着青枣一般眼睛的孩子的角度上,叙述那些个令他搞不懂的大人、令他搞不懂的事。没有悲伤,没有失落,因为它们不属于一个尚未被世俗迷惑的人。倒是我们该好好想想,是孩子的世界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童真不等于懵懂,或许当我们指着一个小孩,说他很傻很天真的时候,我们并未真正地成熟。真正长大了的人,眼睛里应该是有一把刷子的。这把刷子,可以描出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可以涂掉世界的丑陋,可以画出一个小小的世界。我们在小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这把刷子,可“大人”们呢?他们也曾有,但是,它和童真一起被丢在了成长的长河中。 我突然感到一些被我逐渐遗忘的东西一点点回来了。 伴着落了些灰的回忆,伴着熟悉却许久未闻到的叶间清香,孩童的阳光,乐观,淘气回来了。在这本书里,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童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什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之类的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只有一个意思: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坚持做自己。当我们明白了那些功名利禄、尔虞我诈背后并不是真正的人生,那些苦行僧一样的隐居者也并未真正体会人生时,我们才是真正地长大了。 缘缘堂随笔,发出的不仅仅是一时的感慨。你从中能找到的,是你渴望已久的东西。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五篇《缘缘堂随笔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