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校长”同高考
那年下放,同知青点没几人爱学习,他们心里都有指望,其父母在县城单位当领导,大小是个“头”,或有特殊渠道,在农村混两三年,到时通过关系回城,顶职进工厂或当兵。 我父亲是个自由职业者,基本上没门路。父亲多次对我说,社会上风闻恢复高考。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来,否则,就做好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打算吧! 山乡生活匮乏,农活繁重,与外界接触有限,信息闭塞。我工余靠着所带来的十几本课本和辅导书来打发时间,期盼恢复高考的“奇迹”发生。因为没学习上的知音,我只好把眼光投向本地青年。时间一久,我意外发现,距知青点不远的大队小学是个好去处。尤其校长大高虽然是个“饱学之士”,但看上去总有些郁郁不得志。 放工后,我找各种理由接近大高,时常跟他借书看。大队小学只有80多名学生,外聘了两名民办老师。所以,大高他们的教学任务不重,空余时间很多。一来二往中,我们变得越来越熟识。他父亲是老右派,被遣送回老家劳动改造。大高是“老三届”,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从来没“资格”被推荐上大学,那时只是“慎用”,暂时当代理校长。大高从未放弃考大学的理想。每次到县城进课本或添置教具,他总是拜访县一中的几位恩师,打听国家招生政策有何变化或调整。 在我下放农村的第二年,大高进城后返回,给我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国家招生制度将改革,恢复高考。以后进大学不唯成分和推荐,凭考分录取,一视同仁。 这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在广大知青和本土有志青年心里溅起了浪花。囿于知青的身份,我不可能请假专门回县城复习。那天,我母亲特地从县城赶来,给大队书记和管理知青的农科所所长送了厚礼,给我安排了一个白天放牛晚上守大队仓库的活。我与大高约定,每晚他带着课本、参考书和弄来的高考试卷过来。我俩一起复习,一起迎考。 大高学习底子厚,加之得教育岗位之利,自学不辍,复习起来轻车熟路。凭他的功底,上大学甚至是名校没一点问题。尤其是做数理化题,大高看一眼,就提笔刷刷地解题,演算出答案,我得到许多有益启示,但他的语文和英语稍逊色,我也给他不少的帮助和指点。 开考的那一天,我们分在公社中学同一考场。答题前,我们彼此用眼神鼓劲。考完出来对答案,大高的总考分远超我之上。大高最终被一所重点师范大学录取,毕业后,回县城当了重点中学的副校长;我则考上了中专,从事出口贸易至今。 那年高考,我幸遇“学长”——大高校长。我们因地制宜,潜心切磋,相互鼓励,抓住了改变命运的重大机遇。 |